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首页图片新闻>> >>  正文
 
我们不会忘记
我们不会忘记
八一建军节特别报道
2017-08-01 10:12   西江都市报   

编者的话

    梧州,因水而兴;梧州人民,因水更懂军民鱼水深情。

    1994年6月19日,梧州洪峰水位25.91米;1998年6月28日,梧州洪峰水位26.51米;2005年6月23日,梧州洪峰水位达到26.75米。

    惊心动魄的数字背后,记录着梧州人民顽强不屈的抗洪历史;抗洪战线的日日夜夜,书写着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做出的无私奉献。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梧州人民更怀念我们的亲人解放军。本报通过“我们不会忘记”八一建军节特别报道,希望能为读者还原人民子弟兵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的点滴故事,再一次感受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忆起12年前那次惊心动魄的攀爬横渡救援任务,消防战士张冠涛直言,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战士该做的事

    无惧急难险 临危勇当先

    本版文字 记者 李玉莹

    图片 通讯员 苏滢

    说起2005年夏天梧州市遭遇的那场特大洪水,不少市民至今仍印象深刻,除了当时洪水漫堤的景象让人感到震撼外,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英勇精神也令人们为之动容。来自消防部队的张冠涛,就是其中一名英勇救人的战士。

    张冠涛今年37岁,是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龙圩大队大队长。说起12年前攀爬横渡洪水成功营救被困群众的经历,他直言,在灾害面前,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战士该做的事。

    临危受命,牢记救人使命

    2005年6月中下旬,西江梧州水位不断上涨,6月23日凌晨4时许,迅猛的洪水涌入万秀区城东镇双桥村,六名来不及撤离的群众被困双桥小学教学楼楼顶。

    接到救援命令后,时任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长洲区中队特勤班班长的张冠涛,和他的战友在中午12时许赶到了现场。

    群众被困的教学楼楼高两层,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教学楼一楼已经差不多被淹没,而且洪水还在不断上涨并冲击墙体,楼房随时会倒塌。离教学楼最近的岸边,与教学楼也有将近40米的距离,由于水流湍急,消防战士根本无法使用冲锋舟靠岸救人。

    在综合考虑多方情况后,救援人员用弹弓把一根鱼丝弹射到了教学楼楼顶,被困的群众顺着鱼丝把救援绳索牵引过去,终于在教学楼和岸边之间架起了两条纤维绳。虽然有了“通道”,但由于缺乏其他救援工具,救援工作一时难以开展。

    看到这样的情形,水性较好的张冠涛一马当先,主动携带绳索、安全带等救援工具,顺着纤维绳爬向教学楼楼顶。由于教学楼与消防官兵所在的岸边有一定落差,张冠涛需要攀着绳子往上爬一段才能到达教学楼楼顶,十分费力。加上当天上午他一直在河西大堤参加抢险任务,一直没来得及吃东西的他,体力已经严重不足。而又细又晃的纤维绳更增加了攀爬的难度,稍有闪失,张冠涛随时都有被汹涌的洪水吞没的危险。

    张冠涛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来得及多想,在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后,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慢慢向教学楼楼顶爬去。几分钟后,他才顺利到达教学楼楼顶。

    接着,张冠涛迅速将随身携带的安全绳固定在楼顶,然后为被困的群众绑上安全带,系上安全绳和牵引绳,然后再把安全钩固定在纤维绳上,在对岸战友的配合下,逐一将被困的群众运送到岸边。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六名被困群众全部被成功营救。

2005年6月23日,消防战士利用绳索先后将六名被困群众安全营救。

    在完成救援任务后,张冠涛又马不停蹄地跟随队伍奔赴其他的抢险战场。

    用心钻研,依旧冲锋在前

    其实,当年张冠涛参加的惊心动魄的救援任务并不止一个。在处置梧州市云龙大桥险情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他也同样表现突出。正因如此,张冠涛荣立个人一等功,并被广西公安消防总队保送至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习。如今的他,也从一名战士转变成一名指挥员。

    张冠涛明白,光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是不够的,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突发情况时,还必须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记者留意到,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关于消防理论方面的书籍。张冠涛告诉记者,平时自己一有空都会抓紧时间钻研业务知识。每次执行任务回来,他都会召集战士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把灭火救援及其他灾害事故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融合到平时的训练当中,探讨通过训练提高处置能力的方法。

    如今,无论是战斗、训练,还是学习、工作,张冠涛依旧像当初一样冲锋在前。这么多年来,他曾多次历经“水”与“火”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的抢险救援任务,先后参加灭火救援1000余次,营救被困人员500余人次。

    而当年的经历也让张冠涛明白,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关键时候拿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 被救者心声 “如果能见到他,要再说声感谢”

    每个人关于夏天的记忆都不尽相同。对于现年69岁的万秀区城东镇双桥村村民李火兴来说,12年前夏天的那场洪水中,那个背着救援工具向他攀爬过来的消防战士,一直让他难以忘却。

    李火兴是双桥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2005年夏天,他与妻子一起留守学校值班。6月23日凌晨,迅猛的洪水涌入双桥村,听见不同寻常的流水声响,正在熟睡的李火兴被惊醒。发现不对劲后,他连忙拉着妻子想跑到村里高水位的地方。没料到二人刚跑到学校门口,洪水就已经到了。无奈之下,他和妻子连同当时租住在学校的另外一家四口人,一起跑上学校教学楼楼顶暂时躲避。

    “当时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一座孤岛上,我看到校门口那棵碗口粗的桃树被连根拔起,四面八方都是湍急的洪水向我们涌来,大家却无能为力。”站在当年消防战士营救时所在的岸边,李火兴记忆犹新。

    直到消防战士到来,李火兴悬着的心才得以安定下来。岸边与教学楼只有不到40米的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但却是生与死的距离。

    “就是靠两根绳索,那名消防战士全然忘记自己的安危,没有犹豫,在试爬几次后,就带着救援工具爬了过来,场景令人触目惊心。”李火兴说,而就是在那样危急的情况下,那名消防战士攀爬到楼顶后还不停安慰大家,并告诉大家,如果害怕就暂时闭上眼睛。接着,他一一给大家绑好安全绳,挂好安全钩,把楼顶上的六个人全部安全送回到岸边。

    李火兴表示,自己当时根本没来得及细看救援战士的模样。当他们被成功救援后,战士们又马上走了,连握手的机会也没有。

    当记者把用手机拍摄的那名消防战士——张冠涛的照片递给李火兴看时,他盯着屏幕看了许久。李火兴笑言,那名战士就应该是长这样的,和想象中的一样坚定果敢。如果能见到他,一定要再说声感谢,和他握一次手。

    ■ 见证者忆述 “当他返回岸边,全场响起掌声”

    2005年,苏滢是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办公室主任,那一年的6月23日,是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日子。那天,她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一段珍贵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中的主角并非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是危难时刻显身手的消防战士。

    当天中午12时左右,苏滢和同事们接到前往万秀区城东镇双桥村双桥小学抢救被困群众的指令,她随手拿起照相机登上了救护车出发。

    苏滢说,他们到达现场后,只见双桥小学已被滔滔洪水围成一座“孤岛”,六名群众站在楼顶等待救援。面对凶猛的洪水,“孤岛”面临随时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此时,由消防战士组成的队伍正在实施救援,只见一名消防战士带着工具和绳索,沿着绳索从岸边爬到对面校舍楼顶,然后把被困的村民逐一营救到岸边。

    “注意,过来了!”随着消防指挥员的声音,第一位村民顺着绳索被拉到了岸边,几名消防战士不顾脚下正在不断滑落的泥土,用力地把这名村民拉到岸上。紧接着,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其他村民也被陆续拉回岸上。

    苏滢告诉记者,当所有被困村民全部安全到达岸上时,楼顶的那名消防战士才沿着原路返回。他重新踏上岸边的那一刻,岸上响起了掌声。

    站在岸边目睹生死救援的苏滢,用相机记录下了许多动人的瞬间,包括被救援人员脱险后如释重负的笑容,消防战士迎接完成救援任务的战友,以及战士与被救援人员的合影等。

2005年6月23日,消防战士在岸边迎接完成救援任务的张冠涛(左)。

    由于当时使用的是胶片相机,很多照片如今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从仅存的部分照片看来,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惊心动魄。

    苏滢说,人民子弟兵在群众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舍生忘死救助的奉献精神令人非常感动。哪里有灾害,哪里就能看到子弟兵们的身影,他们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冲锋在第一线。

1  2  3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