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邓发浩 通讯员 吴平)8月26日,由广西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地理标志产品梧州腊肠》广西地方标准,通过了广西区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审定。这是首个梧州腊肠地方标准,该标准的设立将对梧州腊肠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对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梧州腊肠地域品牌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梧州腊肠起源于广味腊肠,至今有60多年生产历史,拥有别具一格的梧州本地特色风味,远销港澳地区,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2008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梧州腊肠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梧州腊肠的质量安全和质量特色,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也为相关生产、贸易、监管提供统一的执法依据,在广西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梧州检验检疫局联合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起草了《地理标志产品梧州腊肠》标准。该标准的内容包括梧州腊肠的定义和分类、保护范围、原辅料和成品质量指标、工艺流程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规范等。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梧州腊肠》标准,梧州腊肠指以鲜(冻)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灌肠、晾晒等工序加工而成,是具有梧州特色的生干肠制品,不得含有淀粉、血粉(含粗蛋白质、粗纤维)、豆粉、色素及外来杂质。梧州腊肠制品按肥瘦肉原料加入的比例、形态和风味的差异,分为神冠腊肠、金秋腊肠、鲜味腊肠、粒粒腊肠等类别。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梧州市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腊肠生产企业有4家,总产量650吨,总产值达3200万元,梧州腊肠已成为极具梧州地方特色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