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梁顺)“我们勤学早立志,俚——俚;珍惜光阴争上游,下俚……”9月23日,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泗洲小学校园里,10名小学生唱起了下俚歌。为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鉴赏能力,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泗洲小学与泗洲村村民开展了一场下俚戏曲交流活动。

泗洲小学的学生们演唱下俚歌。见习记者 陈凡 摄
下俚歌是从远古流传演变至今、用长洲镇泗洲岛当地语言演唱的民间歌曲,是自治区、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泗洲村村民表演了下俚歌舞《习总书记来广西》《绣球抛给撑船郎》,泗洲小学的10名小学生演唱了一曲下俚童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下俚文化,下俚歌的曲调很特别。”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李远玲说,通过下俚文化传承人及泗洲村民的介绍,她对下俚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的下俚文化既保留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也能融入新时代的元素,这正是下俚文化的魅力所在。”下俚文化传承人之一郭慈珍向在场的师生自信地介绍,村民经常以下俚歌的腔调唱响新生活,很多小孩也把下俚歌当儿歌哼唱。
据了解,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下俚文化,泗洲小学将下俚文化列为学生“必修课”,并聘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教导学生们唱下俚歌。在音乐老师及下俚文化传承人的教导下,泗洲小学的学生基本都能传唱下俚歌。
“这次以‘走近下俚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也有助于学校推进‘戏曲进校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覃伟良说,目前该校正在积极筹办戏曲社团,希望借助戏曲社团的创建,把喜爱戏曲的学生聚集起来,引导学生开展粤剧、下俚歌等本地特色戏曲文化推广活动,以此宣扬梧州的戏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