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林泽萍)“这是藤县埌南镇一家合作社种植的佛手瓜,在这里下单每公斤5元,价钱和当地一样。”10月25日,位于兴梧路红安小区的梧州市“第一书记”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开业,导购员陈霞英向市民热情推介特色农产品。
今年,我市开展“党旗领航·产业扶贫”活动取得明显成效,116个贫困村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六堡茶、桑蚕、肉桂、八角香料、三黄鸡、砂糖橘、蜂蜜、葡萄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系列,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但农副产品销售的短板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一情况,由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筹建梧州市“第一书记”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构建和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提高梧州名特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解决销售难。
“这里展出的首批名特优农副产品品种超过70个,大部分来自各县(市、区)的贫困村和参与扶贫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有部分展品来自外地。”负责展销中心外宣工作的樊杨说。他介绍,贫困村合作社进驻的展销中心的产品全部免除租金和佣金,所有销售额归合作社所有。展销中心还免费帮助贫困村合作社对接线上电商平台,方便市民通过展销中心下单采购各地的农副产品,由快递物流送到家门口。
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设立梧州市“第一书记”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可以逐步解决农业企业、合作社投融资难、农产品产供销及品牌创建和农民就业创业难等问题,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理思路、导出路、找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