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图片 本地 时事 原创 直播 专题 爱心 零距离问政 我们相亲吧 电子报刊 西江月 网站建设 广告价目 公告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太白队员,转战粤桂战功赫丨探访梧州市42处党史教育基地系列报道(十六)
2021-07-01 17:58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千年古郡 红色印记

在距离岑溪市梨木镇梨木社区熙熙攘攘的街圩约 700 米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太白队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这座建于1998年的纪念碑,是由太白队队长李炯球、通信兵覃秀泽等几位当时健在的见证者及其后人积极筹建,并得到梨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纪念碑东南方向约1500米的木格岭,是太白队队员赖其寿、李演球、李家荣等五人英勇就义的地方。

1949年中秋节前后,敌人在最后的疯狂阶段肆意打、砸、抢,为了保护当地群众安全撤退,最后撤离的这五名队员不幸被捕,倒在了黎明到来前。其余的太白队战士们把悲痛的泪水化为更坚强的战斗力,前赴后继,最终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带领当地群众走向光明。

太白队指挥部、策源地旧址是队长李炯球的祖屋,如今被完好保存下来。

1

粤桂边界

联手战斗

曾是太白队通信兵的覃秀泽今年已经94岁,虽然说话已不如前几年利索,但提起那段难忘的历史,他仍深刻记得其中细节:“太白队队长李炯球在晚上写好信,信件要在第二天送到20公里外的教导员孔令淦手上。我负责步行送信,天没亮就出发,风雨不改。为了躲过敌人的岗哨,不被识破身份,我特意穿上家里破烂衣服,混入普通群众之中。”

与广东罗定市加益镇相邻的岑溪梨木镇,在全国解放战争打响后,由中共广东省三罗地区总工委领导的北梨武工组,以山区为游击根据地,带领当地人民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发动村民开展反“三征”、反“清乡”、反“围剿”的斗争中,队伍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太白队。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梨木的太白队与加益的太阳队被编入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隶属该团第三营。太白队在粤中纵队的指挥下,活动于粤桂边界的梨木、郁南、罗定、信宜等地,参加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武装的战斗。

1949 年 8 月,为迎接广西解放,太白队主力从广东罗定转战岑溪。当时,中共党员被枪杀,进步学生被监禁,进步报刊被没收并停刊,私立电台被取缔……新中国成立前的岑溪一片风声鹤唳。为了保存实力,太白队员们既要作战,又要隐蔽于群众中。走夜路时,队员们从来不敢点灯,因为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有可能被放冷枪。

1949年中秋节前后,岑溪县伪政府自卫队在围剿太白队时被打败,缩回梨木街到处打砸抢烧。太白队员赖其寿、李演球、李家荣等五人在保护群众撤离时不幸被捕。敌人为了得到太白队的情况,先后使用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无法得到半点情报,最后敌人恼羞成怒,把这五人押赴木格岭枪决,就连收留和隐藏太白队员的村民,也被杀害。

覃秀泽说,当队长回到隐蔽地点告诉他,战友们牺牲了,大家很悲痛,但不敢哭出来,只有忍痛吞下泪水。

为了传承战友们的信念,1998 年,覃秀泽与李炯球等当时几位健在的原太白队队员积极筹建、修葺太白队烈士纪念碑事宜。1999年清明节,一个主碑高7米的太白队烈士纪念碑竖立起来,不仅告慰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也成为梨木镇广大青少年、干部群众接受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覃秀泽说,当年修建太白队烈士纪念碑,上面刻了19个烈士的名字。其实还有两位战士在作战受伤后,送医途中不治身亡,就地埋葬,后来再回去寻找,已找不到遗骸了。

太白队烈士纪念碑

2

史料丰富

群众深情


梨木镇组织委员梁瑗倩告诉记者,最初的纪念碑只是用砖块简单砌成,甚至没有用石灰装饰外观,较为简陋。2014年,岑溪市政府对太白队烈士纪念碑进行修葺,把主碑增建至10米,基座换成花岗岩石,修建一个小院子作为开展缅怀先烈活动的场所,并在纪念碑旁种下松树和柏树。今年5月,梨木镇对太白队烈士纪念碑周边环境再次进行修缮升级,增加复古外墙和宣传信息栏,地上更换了耐用美观的石砖,纪念碑整体环境更显大气和庄重。

太白队烈士纪念碑今年再次修缮升级。

“太白队指挥部、策源地的旧址在南沙村,队长李炯球也是南沙人,当年南沙村很多村民跟着队长参加革命,甚至带着粮食、武器加入太白队。”梨木镇南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绍勇告诉记者,今年梧州市开展党史教育基地修缮提升工作,南沙村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在村口新建一块红色醒目的“太白队指挥部、策源地旧址”标志牌,还整合了村里的公共资源,在南沙村公共服务中心办公楼旁,新建一个太白队策源地陈列室。

太白队指挥部 、策源地旧址陈列馆。

太白队队员的后人大多仍居住在南沙村,当得知陈列室需要收集相关历史物件,大家都踊跃捐赠。“从今年3月筹建陈列室,到6月便可对外开放展示,一方面证明太白队战斗的范围较广,留下的史料多,另一方面也反映群众对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尊敬与拥护之情,是情真意切的。”李绍勇说,他的妻子也是太白队队员的后人。

这些年,太白队队员的后人们还到南沙村附近的猪儿岭,寻找当年猪儿岭战斗现场的痕迹。

“就在太白队指挥部、策源地旧址的后山,还能找到当时的瞭望哨。”南沙村党总支副书记赖蓉带着记者穿过一块水稻田,沿着田边的一条小路往山上走。爬到山顶,只见一座用黄土堆砌成的、结实的长方形瞭望哨,筑在一棵茁壮的松树后面。“以前山上没有那么多树木,山顶这个位置就是南沙村的制高点,站在瞭望哨上,村里和村口的情况一览无遗。”赖蓉说。

李绍勇曾听太白队队员的后人讲,哨兵以瞭望哨前面的松树作为掩护站岗,一旦发现有敌人进村,立即以特殊鸟鸣报信,山下的指挥部就能马上作出行动指令。如今,太白队队员的后人仍生活在瞭望哨的山下不远,守护和发展这片由自己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和平土地。

太白队指挥部、策源地旧址陈列馆里的沙盘重现了当年的战况。

3

革命精神

指引前行


“我们村一共有两个支部,76名党员,他们都是当地的种养能手。”谈到南沙村近年来的发展,李绍勇微笑着说,太白队队员的后人们秉承了先辈们不怕艰辛、身先士卒的革命精神,乐于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南龙大桥、石夯湾大桥以及南龙、黄沙两所学校的教学楼,都是乡亲们捐建的。十年前,村民们利用梨木山地松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到山上割松脂发展林化松香产业,近年来注重生态保护,改为砂糖橘和八角、辣椒等种植。去年,南沙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建造700平方米的养鸡场,目前已养殖1万羽生鸡,计划明年发展到4万羽,有效提高村集体收入。

梁瑗倩说,作为革命老区,梨木镇一直以发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为指引,务实创新开展各项工作。今年,该镇以推动革命老区文化馆、革命老区文化长廊、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同时,通过协助完成大业至梨木二级公路建设、梨木至河木公路扩建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让梨木镇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继续发挥粤桂交界的交通优势。梨木镇还计划进一步发展“生态乡镇”,深入打造五星公社生态旅游区等乡村旅游、农家乐景点,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带领全镇群众过上乡村振兴的好日子。


编辑:徐慧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