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 记者 梁燕如 争创全区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先锋——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梧州市委、市政府锚定新发展目标。 目标定,战鼓擂。 而今,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赋予梧州的新定位新要求,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新时代梧州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中干在先、当标兵、作表率。 
举旗定向大抓产业 梧州是千年古城、百年商埠,是广西近代工业策源地。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在梧州调研时指出,梧州隔壁就是封开县,迈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不好没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 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举旗定向:要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实干苦干,大抓产业,力促发展—— 苍梧县着力抓好产业项目落地,上半年签约9个新产业项目,其中与红星美凯龙集团签订约492亿元投资框架协议,该项目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谋划项目库; 岑溪市突出产业发展稳增长,积极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上半年新增1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达179家; 藤县抓工业强实力,县处级领导定点服务56个重点项目、32家重点企业,上半年欧神诺新增投产1条生产线、蒙娜丽莎投产3条生产线、贡宝陶瓷投产1条生产线; 蒙山县坚持发展优先,大力推动工业增产增效,其中茧丝绸全产业链工业园列入2021年自治区重点推进轻工纺织工业园; 万秀区全面深化承责团队服务推进机制,推动工业经济增效提质,全区31家超亿元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7.4%; 长洲区以不锈钢产业、商贸物流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两翼”,统筹推进7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8%; 龙圩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工业发展稳中向好,上半年工业投资额增长388.6%,工业用电量增长25.8%,工业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梧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苍海新区、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市商贸物流园区、梧州临港经济区7大市本级园区(新区)作为产业发展载体,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努力破瓶颈、补弱项、锻长板,进一步推动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上半年,全市重点行业增势良好,工业用电量增长55.56%;27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占行业面79.4%,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增长117.8%、增加值增长72.6%。 谋定后动做优产业 做优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要理顺权责、优化机制、做大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林产林化、食品医药、电子信息五大重点产业。 这是植根梧州实际、着眼未来的发展战略谋划。事实上,五大重点产业既脱胎于梧州特色优势产业,也孕育着梧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 大力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推进冶金新材料基地集约内涵发展,招引培育装备制造等下游产业,完善产业发展链条; 集聚壮大循环经济产业,全面依托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锌、再生不锈钢扎实的产业基础,着力打造1000亿元循环经济产业; 优化提升林产林化产业,依托我市森林覆盖率位列全区第一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林产林化工业基地,着力招大引强,打造以原材料基地—人造板—高端绿色家居为主的产业链,推动绿色发展; 培优扶强食品医药产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岭南食品工业、新药评价中心等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龙头企业二次创业,提振“老字号”名声; 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强与华为、中兴、国光电子等企业合作,谋划发展大数据、信息处理、电子等产业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数字赋能,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合作新高地。 五大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全市上下聚焦发展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优化机制等方面出奇招、实招、硬招—— 做大做优龙头企业。各县(市、区)、各园区(新区)全力引导支持中恒集团、金升铜业、永达集团、神冠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扩张主业,推动现有企业进行延链、技改,加快二次创业,进一步壮大规模、增强实力,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上半年,全市23个工业技改项目列入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项目库,获自治区技改专项资金3400万元; 精准引进新兴企业。各县(市、区)、各园区(新区)面向大湾区靶向招商,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采取突破性措施,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产业升级、能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健全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上半年,广州工控日成林化整合搬迁项目、桦阳绿色纺织新材料数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成果论英雄”,)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后补机制,大力推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直接落地改革,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直通车机制等,对项目落户、建设全过程展开调度、服务,全力保障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上半年,市层面统筹推进528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数占全年目标任务52.7%,新开工项目98个,开工率53.6%。 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据托举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干”字当头!全市上下正全力拼搏三季度、决战冲刺四季度,凝心聚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梧州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