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图片 本地 时事 原创 直播 专题 爱心 零距离问政 我们相亲吧 电子报刊 西江月 网站建设 广告价目 公告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零距离头条 >>正文
     
98.9%:生态环保交出满意答卷——“年中数据看增长”之八
2021-08-09 10:45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记者 谢韵 通讯员 李志彦

梧州日报记者 谢韵 通讯员 李志彦

八月的清晨,西堤公园里,晨练的市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夕阳西下时,市民则在清澈的桂江里游泳,享受夏日江水的清凉。

今年以来,我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答好环境保护这张考卷。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在持续开展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烟花爆竹禁燃禁售等专项行动的影响下,今年春节前全区发生两轮区域性污染过程及春节假期期间,我市成为广西唯一未发生污染天气的城市。

为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我市把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将“生态”抓成“文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我市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专项行动,加强源头管理,着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实现由应急防控状态向常态化管理转变、粗放型管控向精准防控转变、注重结果管理向注重全过程管理转变。今年1至6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9%,全区排名第1;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全区排名第2。

碧水保卫战亮点纷呈。我市全面落实“水十条”,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大力推进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强化重点流域环境治理。桂江旺村取水点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义昌江—平榔国家考核断面6月水质转优为Ⅱ类。今年上半年,我市国家地表水考核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位居第12名,市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全市重要水功能区100%达标。

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我市坚持“防、控、治”三位一体,着力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行为,大力开展污染地块修复和土壤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完成岑溪顺源矿业地块风险评估报告,龙山酒业有限公司龙山厂区等4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督促渝鑫公司、华锡公司、宏基公司等6家企业合计处置了历史遗留的近千吨危险废物,有效防范环境污染风险。

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我市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做好环境监管工作。

持续加大力度、聚焦重点,全力推进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2019年,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8个重点问题29条整改措施,已完成20条。截至目前,今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交办我市31批257件信访件,已办结47件,阶段性办结210件,全市各级各部门已下达责令整改156家,立案查处21家,立案侦查4家,约谈8人。

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主动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环境监管执法哨兵的作用。对100多个视频监控点进行日常监管,确保全市所有点位在线监控设施正常运行、记录规范;依托在线监控平台对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非现场检查,指导企业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管理,帮助企业排查环境隐患,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领域“六保”任务,大力完善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组织100多家企业签订《生态环境信用承诺书》,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该项举措还作为先进典型案例,先后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在政务媒体平台上公开报道。

绿色优势助力经济发展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强指导、抓服务,在稳步发展中延续绿色优势。

我市持续实施“厅市共建”机制,搭建环保服务平台,主动靠前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环评高水平服务统筹推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截至目前,2021年调整后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新开工)属梧州项目共28项,已完成环评审批21项,完成率75%。2021年第二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新开工)属梧州项目共3项,已全部完成环评审批。

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东融”新模式,推进治理技术共享:

——引进广东前沿环保科技企业,以广西建晖纸业有限公司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重点,建立“湾企入桂”的承载地,通过工艺技术优化、控制单位产品排水量等综合措施,减少项目废水排放,提高污染物排污水平;

——推进产业阵地共享,依托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环保产业联盟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加大生态合作,引进梧州市桂东生态环保基地项目,将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处置有机结合,集成优化运用、统一调配处置资源,填补了广西东部无综合性处置中心的空白;

——推进再生资源共享,开展粤桂两地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利用工作,以骆驼集团华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项目为试点,成功获批复从广东佛山跨省转入1.2万吨废铅蓄电池原料,缓解了我市再生铅企业危险废物原料缺口的压力,实现了地方增税收和企业降成本双赢。

依托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开放创新的工作方法,我市在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梧州新篇章的同时,进一步擦亮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编辑:徐慧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