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 梧州军分区、武警梧州支队等选派机关干部到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参与合署办公,全面对接服务保障事项;军区系统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有机衔接,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内增设民兵训练基地管理中心……今年以来,我市深化军地协作机制,全面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在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培塑优良作风、提升服务保障效能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全力支持部队建设。今年9月,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将武装工作中的国防教育、民兵训练、参建参治等工作,与退役军人事务中的退役安置、权益保障、信息采集等工作职能职责进行高度融合,全面构建起宣传教育、建设保障、双拥协调3个军地协商工作运行体系,健全了办公有场所、工作有经费、制度有保障的工作机制。 解决部队“三后”问题。我市军地两方加强联动,通过“周碰头”、月例会和季会商等常态化会商制度,高效解决驻地部队需地方协调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据悉,我市通过创新建立协调联动、双向选岗、实绩考核、“阳光安置”、权益保障5项机制,在全区率先完成2021年度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年度落实安置随军家属9名,优待33名军人子女和17名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入学;连续10年实现军队转业干部和转业士官安置率、满意率,随军家属指令安置率、对口安置率、军人子女优先入学入托率“5个100%”。 有力维护军人军属权益。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和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为立功和受嘉奖军人家庭送喜报563份;深入开展“情系边海防”拥军优属活动,入户慰问490多户各民族现役边海防官兵家庭,赠送应急救护包等慰问金(慰问品)16.7万元。 (黄超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