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直播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投票  ENGLISH  
 
   

今年以来,数起多车连环追尾事故频发牛岭界隧道,尤以4月某天数量最为惊人,竟有25辆小客车在该隧道发生连环追尾。 【详情点击】

牛岭界隧道追尾事故频发究竟原因何在?记者对此展开调查,本期专题为你揭开迷局。

 
 
 

    牛岭界隧道位于广昆高速岑溪至梧州段,为西南交通大动脉,通往广州、南宁、昆明等地的交通要道,日均车流量4000~5000辆,春运高峰期达到10000辆。由于该隧道地理位置之重、车流量之大,今年以来频发的交通事故,引起市内外不少车主以及各地客运公司的高度关注。

    据相关资料显示,牛岭界隧道的设计、建造等多项指标均属高难度高水平之作,在业内堪称典范,曾于2009年9月入编《中国公路隧道建设成就画册》。[详细点击]

    在业界获得高度评价的隧道,却一度事故频发,甚至是在同一地点,时间相差不久的情况下发生。当中原因何在?这让不少司机感到困惑。


下面是记者汇总相关报导整理出来的有关事故的简要文字:

    •2012年元月5日,牛岭界隧道发生了三宗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4辆大客车、5辆小客车受损,数人受伤。
    •2012年元月13日,牛岭界隧道发生了两宗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4辆大客车、1辆大货车、2辆小客车受损,数人受伤。[详细点击]

    •1月15日上午9时许,又恰好在上述同一路段,一辆大客车左前轮突然爆胎,车辆侧滑调头约180度,尾随其后的2辆小型车辆紧急刹车停下,后面的一辆大客车刹车不停撞上2辆小型车辆,大客车侧滑紧紧地横卡在隧道内,紧随其后的另一辆大客车见状刹车,又侧滑横卡在隧道内。

    •1月15日下午,又在上述同一路段同一地点,一辆大客车在行驶中突然侧滑横卡在隧道内,尾随其后的3辆小型车辆在停车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后面的另一辆大客车又因侧滑而横卡在隧道内。

    •2012年1月28日,牛岭界隧道发生了三宗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2辆大客车、6辆小客车受损,数人受伤。
    •2012年4月5日,牛岭界隧道发生了四宗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25辆小客车受损,数人受伤。其中,在13时发生的事故有15辆小车连环相撞。

    据有关资料统计,今年以来,牛岭界隧道共发生15宗连环相撞交通事故,其中1月份4天发生10宗交通事故,事故地点相差无几,起因大客车侧滑造成隧道口被阻塞,引发后车连环追尾;日发事故最高为4月5日,清明节后返程高峰,发生了4宗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25辆小客车受损,数人受伤,最高记录有15辆小车连环相撞。有司机称当时“挤成一团”。

    4月26日,天气晴朗,记者驱车前往岑溪牛岭界隧道调查,试图步行走过牛岭界隧道遭到高速公路管理人员拒绝,只能坐车以安全速度通过隧道,无法下车核实受访司机提供的全部情况。

    但通过观察并采访开车司机,记者了解到,隧道外都设置有清晰的警示牌,如平浪高速公路入口摆放交警提示“雨天路滑,车辆进入隧道,请减速慢行”的指示牌;隧道口设置警示标牌清晰明确“前方隧道,减速慢行,请开大灯”;隧道洞口警示标语清晰明确“进入隧道,减速慢行”。而且,隧道内中线有反光道钉、边线有反光警示柱、路缘有反光标志,两边边沟排水,墙上有消防设施,顶上有大型排风扇。

    据开车司机反映,隧道内不觉路面有刻槽,但观察历史车祸地点的图片,显示路面确有刻槽,但不明显。

    记者观察到,隧道内灯光并没有全开,偶隔一段连续数盏灯不开,没有达到《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J H12-2003)标准(桂高管运[2012]66号文)要求的“两侧开、间隔一盏”的标准;在隧道内外交界的位置,很明显可以看到,隧道里的油污造成的反光。

    记者在采访中,受访的无论是当事司机或是长期跑这条线路的老手司机,都提供了不同的意见,其中,路面附着系数较低是司机们反映较大的焦点。
    有司机分析说,隧道内有防滑刻槽的路面,由于施工时抹面混凝土水泥含量较高,形成道路表面较为光洁,附着系数较小。     
    由岑溪往梧州方向行驶(下行线)是微下坡路段,在路面附着系数较小的客观条件下,车辆更容易产生侧滑意外;一旦侧滑其损害结果更为严重,车辆也难以控制。         
    另一方面,据司机反映,大量的大货车使用向轮胎浇水的冷却方式,行车道上留下大量水渍;隧道内无阳光的照射,水渍更是难以消除。如遇下雨天,进入隧道的车辆将雨水也带入隧道,行车道上的水渍使光滑的隧道路面附着系数更小。  
    在同一条公路隧道内,同样的下坡坡度、同样的附着系数、同样的半径曲线,为什么事故大多在发生岑溪往梧州方向隧道内接近中段的位置呢?因为随着雨加油的积累,且接触阳光的程度,隧道中间正是积油水最多的地方,所以最容易出事故。       
    有司机则表示,考虑到事故的发生与附着系数的关系,以及近期雨水不断,推断事故的上升与雨水增多、水分不易散发、路面因车辆行驶及事故现场留下的油渍积聚不断增加,有可能存在莫大的关联。         
    此外,事故的发生与个别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一些驾驶员进入隧道时,由于不减速、不开大灯、不保持车距、操作不当等因素,在下坡、微弯、路滑的客观条件下,极易造成车辆侧滑而发生交通意外。
    4月26日下午,记者就牛岭界隧道的相关情况采访了岑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乔新忠。乔新忠列举2010年以来该隧道以及岑梧高速全路段的交通事故的数据作对比,说明牛岭界隧道“不属于事故频发”。
“追尾频发”是心理效应
    “首先,我纠正一点,牛岭界隧道事故频发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乔新忠说,据路政部门统计,2010年至今岑梧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442起,其中隧道内23起,占5.2%。其中,2010年度岑梧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152起,其中隧道内发生事故2起,占1.32%;2011年度岑梧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188起,其中隧道内发生事故6起,占3.19%;2012年至今岑梧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102起,其中隧道内发生事故15起(其中车辆追尾10起、操作不当5起),占14.71%,且其中14起事故发生在春运期间,日均车流一万辆,是平常的3倍。
    “从这些数据看,隧道事故占的比例还是比较低、比较正常的。”乔新忠说,之所以给人“事故频发”的错觉,是因为事发点处隧道内,使人印象深刻,有一种“出事的总是这里”的直接反应。
    从以上这组数据记者看到,相对于全路段的交通事故,隧道交通事故不算多,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5.2%上升到今年(至今为止)的14.71%(还是在有较长时间进行施工的情况下)。
车速不减是直接原因
    乔新忠称,根据交警部门通报,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超速、超载、超宽、违章超车、爆胎以及后车与前车距离过近等,进入隧道车速不减是交通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记者从交警部门查看了前段时间牛岭界隧道交通事故的原因,上面多数记录着:司机操作不当。[点击详细]
    类似的隧道交通事故,同样出现在岑兴高速公路的中林隧道。
    2009年3月至5月,中林隧道由西向东(下行线)的路段内发生了11宗交通事故。经公路部门、交警部门相关专家小组的调查分析,事故成因多为隧道过滑。         
    针对此情况,专家组采用各种措施对该隧道进行整改,其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用浓盐酸清洗隧道路面的油污,是实现隧道安全通行的一项重要举措,经浓盐酸清洗后,事故明显减少。         
    据了解,中林隧道全长167米,双向4车道,东西走向,微向右转弯,西高东低,由兴业驶往岑溪出隧道口是走下坡路,坡比约-0.6%(目测)。
    岑兴高速中林隧道事故高发 五措施有望消除事故黑点
    有关部门“会诊”中林隧道 用浓盐酸给路面“整容”

    这是一次关于生命安全的调查。

    每一场车祸都不是孤立事件,没有人能够否认事故频发既有客观因素,但也存在主观因素。有人看到了“侧滑”、“昏暗”等字眼,但也有人看到了“超速”、“违章”等字眼。我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希望人们在驾车行驶过程中,都能够紧绷“安全”这根弦。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 零距离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