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讯 2月6日元宵夜,许多市民在防洪堤燃放孔明灯。为保市民人身安全,市公安局石鼓派出所值班民警当晚积极劝导兜售与燃放“孔明灯”的市民,收缴各式孔明灯1000余盏。
元宵节当晚21时许,梧州市河东区防洪堤路段上空出现漫天飞舞的孔明灯,在年轻人看来浪漫又不失美丽,然而空中飞火隐患不小,极易引发火灾。
为确保辖区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市公安局石鼓派出所值班民警在所长的带领下共出动警力6人,对市河东防洪堤沿岸的流动兜售“孔明灯”摊贩进行劝导、查处,同时,对聚集在防洪堤附近近千名燃放“孔明灯”的群众进行劝导。当晚共计收缴各式孔明灯1000余盏。
据了解,孔明灯又称 “许愿灯”、“祈福灯”,在一些盛大的节日放飞孔明灯是许多地区的民间风俗,表达了人们祈福平安的美好心情。相关资料表明,由于“孔明灯”点燃后外焰温度高达300℃,升空可至千米以上,一旦风力、风向不稳的话,纸质灯罩自燃或燃料块掉落,对高层建筑、高压电线、加油站等将造成威胁,极易引起安全事故和火灾。
相关新闻
各地燃放孔明灯发生火灾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
2009年11月27日晚,7只孔明灯“占领”成都双流机场上空十多分钟,造成3个航班推迟起飞,3个降落航班被迫调慢速度延迟降落。
2009年2月10日晚,一盏孔明灯掉到了河南省一家纺织厂的露天棉包垛上,大火瞬间将60吨棉花吞噬,消防员用了130多吨水才将火扑灭。
2011年某节日,在我国某城市一广场上聚集了上万人集体燃放孔明灯。一孔明灯还没飞到人高就被吹向人群,正好打到一位高挑的女士头上,而这位女士对从天而降的灾难毫无防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