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黄宁 通讯员 方伟迅) 春节以来,由于长洲水利枢纽库区上游来水量严重不足,为保障船只顺畅通航,长洲船闸采取了间歇性的通航方式,船只滞留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了保证船舶安全通过,日前,长洲通航办发出《关于对航经长洲船闸的船舶实施配载吃水限制的通告》,决定对航经长洲船闸的船舶实施配载吃水限制措施。
据了解,春节以来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来水始终维持在1100立方米每秒至1300立方米每秒之间,无法实现24小时通航,长洲船闸不得不采取间歇性的通航方式。从2月1日至2月10日,平均每天停航10个小时,通航14个小时,每天通过船舶约为100艘,2月10日上午8时船舶待闸数量为317艘,其中坝上287艘,坝下30艘。
最近两天,长洲库区上游地区都出现了不同范围的降雨,2月10日入库流量约为1600立方米每秒,长洲船闸也传来了利好消息。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2月11日加大出库流量,下游水位抬升后,船闸恢复全天候通航,具体通航时长视水位变化情况而定。
春节过后,不少船舶从广西往广东走,为避免大量船只滞航长洲水利枢纽库区上游,广西海事部门也限制了通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出港签证数量。库区上游每天约发放100张出港签证,所以坝上待闸船舶数量维持在300艘以下,按照平均每天通过100艘船舶的速度,坝上待闸船舶在报到三天左右就可以通过船闸。
按照《关于对航经长洲船闸的船舶实施配载吃水限制的通告》,凡在2月3日及以后签证出港且吃水深度超过2.8米的船舶,梧州水路运输检查站将不再受理其过闸报到申请。已报到待闸且配载吃水超过2.8米的船舶,仅在航道实时水深满足安全航行条件时,按报到先后顺序安排过闸。
此外,由于坝下航道水位变化较为频繁,为提高船闸通航效率,过闸调度执行“安排号,看吃水”规定,按报到先后顺序安排配载吃水小于航道实时水深的船舶过闸。已过闸的船舶,应及时驶离引航道。对违反通告规定,造成航道堵塞或扰乱正常通航秩序的船舶,相关管理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