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记者 杨宗林)不久前,2012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公布的《2011年全民健身工程器材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显示质检结果不乐观,约20%受检器材存在“重大问题”。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社区、公共场所,发现这些全民健身工程器材同样存在零部件缺失、松动等严重问题。
健身器材“毛病”多
在新兴小游园内,记者观察发现,用于锻炼人体肩带肌肉力量的吊环,以及用于提高人体攀爬能力的链梯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铁杆挺立在那里,如果不是市民介绍,记者根本看不出那几根“面目全非”的铁杆原来的用途。
而游园内的其他器材,多数也是“百病缠身”,不少器材根本无法正常使用。记者站上用于提高腰、腹肌肉柔韧性的立体旋转器小转盘想转几圈,但即便怎么用力,旋转盘都无法动弹。随后,记者尝试使用臂力训练器,不过刚一转动,该器材便发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嘎嘎”声,随即引来了不少市民异样的眼光。小游园的一位老伯告诉记者,该臂力训练器一般不会有人使用,因为只要一转动它便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特别是清晨的时候,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休息,人家意见很大。”
随后,记者走访了大塘公交站附近及一中花圃等多处全民健身点,发现这些健身点的器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器材存在着零部件缺失和松动的现象,有些健身点的部分器材早已“不翼而飞”,而一转动就发出刺耳“嘎嘎”声的器材更是比比皆是。
市民呼吁加强管理和维护
让人不解的是,这些体育器材既然是公共设施,就应该有职能部门进行维护管理。但记者走访部分市民,他们大多反映这些器材都有一种“自生自灭”的感觉,自从安装完之后,就从来没见有人去维修护理过。
新兴市场小游园的一位老婆婆告诉记者,由于破坏严重,市民已经很少使用那里的健身器材。“去年夏天新安装的时候,器材性能好,居民爱用来锻炼身体,现在被破坏得那么严重,大家都不喜欢用了。”老婆婆说,“如果没人维修的话,这些器材就这么被浪费了,多可惜啊。”
对于公共体育器材的严重破坏,市民也想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得到维修。“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些器材由哪个部门管理,都不知道该向谁反映。”市民胡丽女士说,“这些器材维护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有有关部门经常检查加固螺丝钉,时不时给器材的连接点添加润滑油就可以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这些健身器材如果“只建设不管理”,不但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还会引来不法分子对这些健身器材“下手”,拆卸拿去废品收购站卖掉换钱。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这些器材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让健身器材能够真正发挥“全民健身”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