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招新,视频大赛,动漫展,充满着时代特色的课外活动正在进入梧州高中学生们的生活
梧高学生在校园内自编自拍自演的视频作品《假若某天我不再》,获得视频大赛最佳故事奖。
梧高学生在演播室作开拍前的准备。梧高学生提供
阅读提示:课外活动意味着什么?学习沙龙、秋游,还是校园运动会或新年晚会?再看现今的中学生们,他们的课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你我的想像。
以梧州高中为例,2012年,成功协助梧州市漫联举办在梧高体育馆举办“漫联纯基动漫展”后,梧州高中学生会记者部的王华等6名高二学生,将带领麾下40多名高一干事,继续举办该校第二届“校园原创视频大赛”。2011年,他们自行筹划、组织并拉赞助的首届原创视频大赛吸引了全校16部视频参加。
视频大赛结束后,3月该校学生还会陆续组织校园COSPLAY(动漫角色扮演)大赛和学雷锋义卖等校园嘉年华大型活动。
网络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提倡,让如今中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高度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学校、家长安排的隔靴搔痒式的课外活动,而是大胆地忠于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开拓了一个充满着朝气活力和奇思妙想的课外活动新时代。
课外活动今非昔比
作为该校负责管理课外活动的团委书记,张建宁老师记得在9年前,梧州几乎所有的高中都是这样进行他们的课外活动:学生会干部由学校老师决定,人员通常由高一、高二每个班出一到两个班干负责。
跟他们一个年级的同学,甚至不知道这些主席、干部们分别在哪个班叫什么名字。这些16至19岁的学生,在高中三年内需要誓死忠诚的只有两个字——学习。作为重点高中,这里三分之一的学生至少要踏上高考一本线才算是“过得去”的成绩。看漫画,将手机带入学校以及早恋曾经是高中生们的三大戒律。
但是现在,张建宁表示,学校目前的纪律是学生上课时间不得使用手机,凡发现一律处分。但在下课时间和第八节体锻课,同学可以使用。张老师补充道:“在我还不熟悉微博的时候,我的学生已经开始使用它来进行招新宣传了。包括学生会招新的流程和制度,也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动漫等也是一样,学生喜欢新生事物,我们就尽量发挥好的指导作用。”
在梧高,学生会有自己的门户空间和博客,在网络上循环播放招新、补录干事等事宜,在土豆和56等视频网站有制作好的播放表,甚至还有自己的专属微博“梧州高中”“梧州高中学生会”“梧州高中记者部”等等,其中微博“梧州高中学生会”已经有了500多名粉丝,包括在校生和好奇的校友们。
在微博世界里,记者部的学生找到了他们6年前的部长,这个前辈已经去法国留学,却还在关注母校的一举一动。
学生会成员个个都能“秀一把”
梧州高中约有两千人,只有八百名左右的高三学生不参加课外活动。由高一高二学生组成的学生会共有10个部门共269人。里面看似与学习最相关的学习部其实是负责组织有关于学习的课外活动,例如邀请考上清华北大的师兄师姐回来做讲座,或者策划类似定向越野的寻宝解题游戏;监督部的同学帮其他部门设计调差问卷,记录并总结同学们的爱好,然后为之设计相应的节目和活动,他们甚至还创立了口号“show出你自己,没有不可以”。
而在学生会内部的工作人员看来,旗下最大的部门记者部亦可称之为广告部、策划部。记者部有两个视频节目《梧高新视角》、《我是梧高星》,每个学期会出6期视频报道,全部由学生自采、自录、自编,学校会在某个特定的课余时间集中师生们集体观看。记者部还是校内唯一同时负责对内和对外联系的部门,例如他们曾组织该部成员到市青少年宫进行专业培训,到广播电视中心参观学习,策划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校园原创视频大赛。
学校提供最基本的活动场地,其余的技术手段需要自学,设备也需要自筹。这些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会成员,不仅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学习成绩,而且必须掌握并及时学会PHOTOSHOP(电脑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线性编辑、COSPLAY(动漫角色扮演)、播音主持,甚至是拉校外赞助的能力。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这些无需掌握也不影响工作的技能,却成为了一些高中学生的课余活动的必需品。
课外活动多姿多彩
今年的记者部部长王华,是个戴着眼镜的高二女生。在今年年初四学校体育馆内举办的动漫展,王华和其他几个副部长带领干事同时开展现场微博实时直播,视频录拍动漫迷们的扮演活动,使“梧高记者部”在梧州的动漫届和新闻界一举成名。
这个瘦削的女生,还曾经试过与同学凌晨5点赶回学校的大操场,拍摄旭日从体育馆升起的瞬间。
去年记者部主办的首届视频大赛,全校共有12支队伍拍摄了视频参赛,每支队伍至少有4至5名主创,还有许多的学生充当群众演员参与。算下来,剔除禁止参加活动的八百多名高三学生外,平均每10个学生中至少有1个“触电”。这对于梧州的中学来说可谓是一个创举。
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像野火燎原般在各个学校间蔓延开来。去年秋季新生入学期间,梧州一中学生会也开始吸收会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和操作摄影的干事,随后学生们还拍摄了该校老师表演的集体舞节目。经剪辑后的视频放在微博和网站后,同样引起了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反响。
2012年,梧州一中学生会也同样在筹备动漫艺术节和义卖活动,该校的学生如此宣传,“漫展时间为3月25日。不管同学是否仍在为坑爹的一月漫展吐槽不停,不管同学是否还在怀念去年八月的漫展,这次的漫展绝对不坑爹!绝对给力!”
而同为重点高中的岑溪中学,一个已经卸任的学生会干部这样描述自己的课外活动:“岑中的学生会两年一换届,现在的课余活动主要是学生会依照学期时间安排表穿插的,学生会向学校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就在团委的监督下工作。”该校的学生小祈还介绍,虽然是管理严格的内宿学校,但是学校同样还有因爱好相同聚集在一起的非正式社团。
课外活动频繁引担忧
活力无限的课外活动,触动着家长和老师的神经。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忧虑:这些延伸到社会中去的课外活动,会否让孩子过早地沾染了社会中一些坏习气。
“能赞助我们学校的原创视频大赛吗?我们的音响设备需要租借,如果你提供赞助,我们可以将比赛的冠名权交给眼镜店。”2011年的春天,几个身穿高中校服的高中生,出现在了中山路一家眼镜店里。孩子们此行的目的,是想说服商家赞助他们学校即将召开的首届原创视频大赛。
学生会干事李昊翔回忆道:“这家眼镜店可能有合作的诚意,部长用了一个晚上就跟他们谈妥了。他们赞助的1200元支持完成了视频大赛的颁奖礼和奖品。”
学校也有简单的音效设备,但这些初涉社会的学生认为,通过拉赞助可使他们的颁奖晚会拥有高级的音响效果,同时为获奖同学提供更好的奖品。除此之外,学生的纸雕作品展、十大歌手大赛和首期校报出刊等活动也获得了社会上约4000元的商业赞助。
有家长恍然大悟:“这些孩子不简单,他们居然将商业运作带进了中学校园。”“但是让学生过早接触商业行为,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态或学业?”包括商家和家长,面对这些同学期盼的眼神,赞扬声和质疑声同时并存。
有梧高班主任认为,作为一个重点高中,目前课外活动比起其他的高中显得过于频繁。记者拿到了该校一份简略的大型活动表。2010至2011年,该校主要由学生发起的课外活动(高三除外)就有纸雕作品大赛、义卖活动、勇闯诡门关、校报出刊、往届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等。除了考试月,平均每个月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大型主题活动。
在藤县某中学教政治的杨老师,对这样的课外活动表单感到很惊奇,她表示:“同样是高一学生,我的学生主动把手机交给我保管,早上6时30分开始在教室早读,直到晚上10时45分他们还在坚持自习,不愿意回宿舍睡觉。”她所在的学校人数最多时达到3000人,都是集体住宿,外界统称为县中模式。严格的校园管理学区政策,高强度的学习,使不少同学甚至从高一开始就为高三的生活作适应准备。在2011年的高考中,这个以中考A生源为主的学校升学率创造新高,市区不少高考失利的“高四”学生,会选择到类似管理的县城高中进行高三补习。
对于这些担心和疑惑,王华和记者部的其他同学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王华在去年的期末统考中,成绩排名全校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