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记者 梁燕如) 2月24日,热心市民阿辉向本报反映,振兴小学最近一天安排的早餐是上汤桂林米粉,由于汤水不够烫,米粉泡不软,一些小学生难以下咽,只好倒掉,饿着肚子上课。该市民认为,如果学校早餐用料不能适应小学生的口味和饮食特点,一来造成食物的浪费,二来也会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因此,学校应当科学调整早餐食谱,并最好提前公布,以便家长做出安排。
早餐“太硬”有学生表示口感不适
根据学生家长反映的情况,记者走访了河西片的几间学校,了解到确实有一些学生遇到不合口味的早餐时便全部倒掉,而桂林米粉口感太硬也是其中一个原因。随后,记者来到振兴小学了解情况,该校负责人表示,新学期开学后,为调剂口味,学校确实安排过一次早餐为上汤桂林米粉。然而,针对有学生家长反映米粉过硬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学校没接到投诉”。
不过,记者在几间学校随机采访了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不少家长表示经常听到小孩回家反映学校早餐难吃,“要求不在学校吃早餐”。但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家长还是坚持为小孩在学校开早餐。部分家长表示,为保证小孩上午不饿着肚子上课,一般会让小孩在家吃鸡蛋、喝牛奶后才上学。
食谱太潦草低年级学生看不懂
对于学校可否提前公布早餐食谱的问题,振兴小学负责人表示,“学校一直提前公布”。在学校饭堂,记者看到门口挂着注明“一周食谱”的告示牌,有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餐食谱。食谱由白纸制成,手写记录了早餐的食物。学校负责人解释,按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教室内不可随意张贴,所以食谱只有在这里公布。此外,家长不能随意进入校园,因而也看不到食谱。当记者提出食堂可否考虑提升早餐制作工艺时,该负责人表示,食堂一向注重用料和制作工艺,“只是学生多,众口难调”。
走访中,记者向振兴小学部分五年级学生了解到,他们知道饭堂前悬挂早餐食谱,偶尔会去查看次日的安排,遇到不爱吃的早餐时,就在家吃点东西后再回校。同时,也有学生表示,有时候食谱的字迹太潦草,“看不懂”。
当记者向二年级学生咨询是否知道早餐食谱时,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不够高看不到高挂在墙上的食谱,又受认字水平限制,对食谱不甚了解。当记者向学生们问及对早餐的看法时,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好吃”或“不好吃”等不同意见。
家长建议学校向学生征集意见
对于如何让学校早餐更符合孩子口味的问题,孩子在工厂二路某小学读五年级的市民李女士建议,学校可以让学生不记名写下意见,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然后有针对性地作出一些调整。像李女士一样,许多家长都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并认为学校应向家长征集意见,确保早餐更营养可口。
蝶山区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学校早餐都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但学校早餐用料好、分量足,“学生能吃得放心、吃得饱”。
该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学生对学校早餐的认可度,家长要教育小孩珍惜粮食、不挑吃。另一方面,家长如发现学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可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