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罗丽思) 昨日是清明节假期首日,松鹤园及仙风山墓园等市内两大拜祭场所迎来首个拜祭高峰。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文明拜祭、绿色清明等宣传的开展,以鲜花代替香烛、冥币的文明祭拜方式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而在仙风山墓园开展的网络拜祭现场演示及放号活动,也受到不少市民的认可和接受。
假期首日迎拜祭高峰
昨日记者在松鹤园及仙风山墓园内看到,众多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前往拜祭区祭拜先人。采访中记者发现,绿色清明的概念逐渐得到市民群众的接受,今年携带鲜花前来的群众较往年明显增加。
特意提前预定了拜祭鲜花的市民袁女士认为,鲜花一束,清香一炷就能体现对先人的悼念之情,相比于传统的烧纸鸣炮,鲜花祭拜的方式更加环保文明。而不少带着孩子前往拜祭的父母也表示,孩子受家庭氛围影响较大,如果在孩子面前焚烧纸钱可能对孩子有一定影响,也不太利于推广文明祭祀。
据仙风山墓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昨日约有30000人次前往仙风山墓园进行拜祭,预计清明节当天将出现祭拜的高峰,人流量将达到50000人次。松鹤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昨日约有近6000人前往该墓园拜祭先人,预计拜祭高峰将出现在清明节当天,预计拜祭人流量将达到25000人。
对此,两家殡葬服务单位均表示,已与交通、消防、卫生等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应急、安保、交通与卫生准备工作,也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应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避开拜祭高峰日期和人流密集时段。
网络拜祭获群众认可
今年,广西首创推出实景网络祭拜先人的模式。梧州仙风山墓园作为区内试点殡葬服务单位之一,也在4月2日至4日在墓园开展为期三天的网络拜祭现场演示及现场放号,推广网络拜祭的新祭扫形式。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前来拜祭的市民陆续向墓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咨询网络拜祭的开通办法及操作方式,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市民群众演示网络祭祀的过程,并向市民群众解释网络祭祀的相关疑问。
据仙风山墓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将实地拍摄的墓地外观及相关资料做好信息录入工作,市民凭墓园证向墓园单位提出开通网络祭拜服务的申请,经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对后,就能免费开通与此配套的网络账号,获得网上拜祭的实景墓地。
记者注意到,这项环保便捷的拜祭方式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在咨询的人群中,不乏老人以及孩童。特意从佛山回梧祭祖的邓凡瑞老人今年65岁,听到可以开通网络拜祭服务还特意叫儿子一同前往咨询,“我年纪大,对电脑操作不熟悉,让儿子记下操作方法,回去再教教我。”
而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逐一尝试各项网络拜祭功能的初中生严锋则认为,网络拜祭中的留言功能是最能表达追思之情的方法,“有一些在墓碑前难以言喻的感情与话语,可以通过网络留言记录下来,对先人表达缅怀之情,同时也能加深、联络亲人间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