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赏花的好季节。不久前,本报刊发的一篇关于“蝶山区夏郢镇种植百亩油菜花开拓生态旅游”的报道,引发了众多市民的热议,大家都纷纷打听景点的具体位置,想去一探新奇。
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夏郢镇的百亩油菜花外,梧州市以“花”为主题且颇有看点的自然景观还不少,如蝶山区龙湖镇旺步“桃花村”、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桃花村”、苍梧县广平镇河口村油菜花基地等。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花资源”却是藏在深山人未知。业内人士认为,梧州有开发以“花”为主题的新景点的“天时地利”,但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商业打造,仍需更多的整合和规划。
资源:“花资源”养在深闺难熟知
记者走访市内各旅行社发现,3月份以来,短途赏花踏青旅游团成为各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据凤凰假期旅行社总经理李昌明介绍,清明过后,赏花路线依旧是旅行社的主打业务。于是,到桂林恭城、南宁上林、广东开平、等地观赏桃花、油菜花,成了出游市民的首选。
但其实,梧州市民身边就有丰富的“花资源”旅游线路,蝶山区龙湖镇旺步村新兴冲“桃花村”50多亩的桃花,每年吸引众多市民;岑溪糯垌镇古河村发展水蜜桃产业,目前已有开花结果水蜜桃树上千亩,每年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鲜艳的桃花;梧州木朗六堡茶场有桃林约300亩,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中;蝶山区夏郢镇种植生态绿肥与观光旅游合一的油菜花有近千亩之多;苍梧县广平镇河口村大片的油菜花春天也大片盛开。
然而,除了离市区较近的旺步“桃花村”为市民熟知以外,其他的“花资源”都藏在“深山”无人知。前段时间,经过媒体“曝光”后,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的桃花、蝶山区夏郢镇凤凰村和苍梧县广平镇河口村的油菜花等众多的“花景点”,才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现状:推广不足花名难远播
既然本地拥有如此丰富“花资源”,何不规模开发,打造全新的旅游景点和线路?
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硬件设施跟不上是这些“花景点”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
每年3月,位于蝶山区龙湖镇旺步村新兴冲的“桃花村”,百亩桃花成片开放,吸引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踏青赏花,成为本地人气最高的旅游景点。然而,桃花虽好,市民要一睹桃花芳容却不容易。游客先要驱车或搭乘公共汽车到距景点约7、8公里远的地方,剩余的路程只能搭乘摩托车或靠步行。从此处到“桃花村”大部分是泥路,据不少游客反映,不管晴天、雨天,泥路都给进村观赏桃花的游客造成困扰。
其次,这些“花景点”普遍缺乏商业打造意识。
十多年前,岑溪糯垌镇古河村就开始种植水蜜桃产业,发展至今水蜜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千亩,因该地出产的水蜜桃品种优良,水蜜桃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农民们只盯着水蜜桃的产量,没有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旅游业的意识。”岑溪市信畅坚果山茶开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林畅说。直到今年,糯垌镇政府、古河村委会才开始有意识地发动该村农民发展旅游产业,增加该村水蜜桃产业资源的附加值。
夏郢镇凤凰村、苍梧县广平镇河口村盛放的百亩油菜花,是当地农民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而种植的绿肥,当地农民没有定向的开发意识。而缺少政府的引导和鼓励,更没有投资商有意向对此进行商业化的宣传和打造。
这些“花景点”本应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因其所在地的交通、接待条件、宣传、推广力度所限,导致这些资源被白白浪费,本地游客唯有舍近求远到外地赏花。
掣肘:缺乏稳定性影响开发
“本地的这些‘花资源’,对喜欢原生态旅游和自驾游的游客来说是很宝贵的。但要像开平等旅游景点一样吸引大批的普通游客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凤凰假期旅行社经理王侠说。
王侠分析,贵州兴义、云南罗平的油菜花,每年之所以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游客前去观赏,除了商业化打造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地大规模种植的油菜是当地农民的一种生产方式,花资源具有稳定性,才具有商业化的可操作性。
而据了解,像夏郢镇凤凰村、苍梧县广平镇河口村种植的油菜花,虽然由政府免费发放种子进行种植,但农户将油菜当作绿肥来种植,没有具体、直接的经济效益,花资源就具有不稳定性,种不种要看农户的需要,不像开平、罗平等地方的油菜花,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旅游性质的资源。
其次,连片性也是一个制约因素。王侠分析说,开平、连滩等地大多观赏油菜花的景点,其连片的油菜花面积在千亩以上,而云南罗平、贵州兴义等地油菜花的面积更是广大无垠。
此外,本地油菜植株缺乏护理,长势不旺,开出的花朵小朵,不繁茂,气势不够旺盛。在云南、贵州等地,为了增加菜籽的产量,农民会定期给油菜做专门的护理,油菜的植株有1.5~2米高,植株壮硕,花朵繁茂,连片看起来非常的壮观。
而本地种植油菜花的夏郢镇凤凰村,种植总面积虽有近千亩,但分布零散,且油菜植株生长情况不理想,花朵较稀疏。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桃花村”、古河村、凤凰村、广平村等地虽然拥有花资源,但缺乏相应的交通、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具备接待大规模游客的能力。且本地“花”资源所在地周边没有其他的旅游景点,景点缺乏连续性。岑溪糯垌镇古河村桃花具有开发潜质,但缺乏宣传推广以及商业化运作。
出路:加强推广协调利益
如何利用本地“花资源”的优势打造新的旅游景点?
市旅游局副局长莫扬传认为,要开发本地的“花资源”,首先要打开“花资源”的知名度。“本地拥有这么大规模的桃花、油菜花,市、县旅游局、本地旅行社都不知道,可见在宣传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莫扬传说,要将“花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需要旅游局、当地政府和资源业主(当地农民)等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其中提高当地政府与农民开发资源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梧州龙之旅旅行社总经理郑斌桢说,要开发本地“花资源”旅游市场首要的加大资源的推广力度,加强资源市场中的知名度;要加强资源地的交通、饮食等硬件及接待条件,满足游客观赏景点时的基本需求;而油菜花等品种,可引进外地优良品种,鼓励种植的农民加强油菜的田间管理,优化油菜的长势;由相关部门给当地农民相应的知道,合理发展旅游消费行业。“开展‘花资源’旅游,不可能收门票,只能从旅游消费中让当地农民从中受益,提高其种花、理花的积极性。”郑斌桢说。
网友“桔丰园”在网贴中也提出,如果在古凤、中村、河步、李济深故居一带交通便利、有人气的旅游景点,推广在冬季闲置的田地上种植油菜,增加这些地方的连带旅游价值,有利于提高当地旅游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还能吸引外地游客来梧旅游,拉动梧州旅游经济增长。
爱好旅游的市民汪家业认为,不管是开发现有的桃花资源还是推广种植油菜助兴旅游,首先要保证当地农民受益。“没有农民的参与,一切都无从谈起。农民受益与否是资源开发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汪家业说。
要开发利用、规划整合好现有的“花资源”,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实现的事情,可喜的是,这些“花资源”所在地的村委,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有所谋划。
据了解,目前拥有千亩桃园的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与推广种植油菜的蝶山区夏郢镇凤凰村都有开发“花资源”旅游市场的意愿及初步行动,当地村委会与农民表示,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与扶助,将本地千亩的桃花、油菜花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花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另一产业。
市旅游局副局长莫扬传也表示,近期,旅游局将组织评估专家和旅行社,对一些具有潜质的“花资源”进行开发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