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4月10日,记者在国家统计局梧州调查队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比全区低0.2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上涨仍是拉动我市CPI走高的主要因素。
今年初,各项临时限价措施全面结束后,市民逐渐感觉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明显上涨。据梧州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5.8%,成为拉动CPI走高的主要因素。
据悉,在一季度调查的16个小类食品中,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干豆类及豆制品价格下降1.1%,蛋价格下降0.7%、干鲜瓜果价格下降8.2%外,其余13个小类食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9%、油脂价格上涨7.6%、肉禽价格上涨8.1%、鲜菜价格上涨7.0%。
4月10日,记者走访南中、新兴市场了解到,猪肉售价每公斤20元左右,鲜蛋价格每公斤8元左右,白条鸡价格暂未出现变动。但据新兴市场内某生鸡经营户表示,毛鸡的进货价每公斤已经上涨约1元,“进货价再上涨,零售价就得跟进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受运输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现榨食用油、鲜果等商品售价近期出现微涨。相反,天气转晴升温后,鲜菜价格逐渐走低。昨日,空心菜的售价卖出每公斤6元的上市以来“新低”。
此外,年初至今,全国成品油价格两次调整,我市14.5公斤罐装液化石油气价格也连续5次上调。如今,液化石油气每罐130元的自提价让市民直呼“吃不消”。知情人士表示,受国际局势影响加之运输成本走高,我市液化石油气价格近期仍面临上涨压力。
不同商品价格虽然有涨有降,但民众普遍反映,物价总体水平依然偏高,生活压力大。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政府职能部门除了启动与物价联动的补助机制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还应研究降低流通环节的各类收费,促使终端商品价格更趋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