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欧蕾蕾)昨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表彰暨2012年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会议总结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并提出针对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着力解决薄弱环节,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发展繁荣社会文化、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等六大方面,重点突破难点问题。
城市“硬软实力”均取得突破
会议指出,我市自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精神、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结合起来。通过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全市在经济发展等“硬实力”和城市影响力提升等“软实力”上均取得新的突破。
其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市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努力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为广大市民满意的“民心工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惠民过程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据统计,2011年,财政用于民生项目的支出达5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9.6%,是梧州历史上投入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人民群众受益面最广的一年。此外,通过形式丰富的主体活动,市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参与率也逐步提高,从“要我创”变成了“我要创” ,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
会议强调,2011年我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只是取得了参评的“入场券”,下一步创建任务将更重,压力更大。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目前“创城”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城市管理的综合性、长效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有待加强,城乡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等方面。
六大方面重点突破
针对去年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为做好今年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会议指出全市要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发展繁荣社会文化、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等六大方面做重点突破。
其中,作为“创城”的硬指标、硬任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在今年的工作中,要把与“创城”联系最大,能迅速改善城市形象、市民群众得到实惠的项目作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争取群众的支持和信任。除了要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和提升城市形象外,还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抓紧改造提升一批市政公用项目和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城市主要道路、各类公共建筑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为市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要继续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力度,巩固扩大“创城”成果。对部分社区脏、交通秩序乱、环境卫生差、城市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问题,要采取疏导和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防止反弹,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规范化转变,由突击整治向依法长效治理转变。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会议指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需要从细节做起,从改变市民文明习惯的点滴做起。要求通过创新每月一主题活动载体等方式,为市民参与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使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在去年全国文明城市入户问卷调查测评中,市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只有73%;城市精神知晓率只有59%,反映相关工作距离群众的期望和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差距。对此,会议指出在今年的“创城”过程中,还要要着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多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还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粤剧文化、龙母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同时,还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抓好璀璨广场、和谐文化进社区、百团百场文化下基层、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扶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