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罗丽思)昨日上午,梧州市2012年实用人才招聘大会在市人才市场举行。54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400多个职位,招聘企业以商贸类、服务类等小型企业为主。约1500人进场洽谈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0多人。
销售人才供不应求
“销售人员太难招了。”在昨日的招聘会现场上,这是不少销售类行业的用人单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一家日用电器店的招聘人员抱怨:“坐了一个上午,只有少数人前来咨询,而且这部分人大多只是问问而已,并没有登记求职。”
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不少求职者认为销售工作比较辛苦,而且待遇没有达到期望值,所以往往不愿尝试。另一方面,销售岗位的门槛普遍比较低,一部分人暂时没找到合适工作,便将其作为“过渡性饭碗”,找到合适工作便会跳槽。
此外,一些年轻求职者认为,销售岗位只是“卖东西”,工作不够体面,且工作有压力。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求职者体念此前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人员,“辛苦”是他工作以来的最大感受,“经常出差,竞争压力大,不完成任务就没有提成。”他表示目前正在物色其他的工作岗位。
对此,部分销售类用人单位的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销售岗位存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但事实上,销售岗位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很多,刚接触这个行业的人员,一般都是先到基层岗位进行锻炼,然后逐步晋升职位,但许多高校毕业生都未能坚持过这一关。
大学生求职心态各异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采访发现,面对目前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求职心态。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为尽快找到工作,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灵活转型就业;另一方面,仍有一些大学生对于找工作还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
今年大学即将毕业的覃旭辉在认真观察了一遍各用人单位的需求后,看上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网络技术工程师的岗位。就读物理专业的他认为,物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有点尴尬,“这个专业要么是继续深造,最后从事科研工作,要么就是选技能型的工作。”覃旭辉说,他对网络科技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应该能胜任这份工作。
“今天投了几份简历,但还是感觉很迷茫。”在招聘会现场,邓映霞抱着几份简历,仍在考虑自己的职业方向。学国贸专业的她告诉记者,希望能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文员工作,因此应聘了几个文员岗位。实际上,她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专业、工作地点、工作环境、薪酬、兴趣等等,我还没有明确的计划。”
记者采访多位应届毕业生发现,像邓映霞这样感到“迷茫”的求职者不在少数,而一些单位企业也对这种就业态度颇为抱怨。市内一家投资有限公司的人事部主管李杰明表示,如今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很好的规划,往往招进来一段时间就跳槽,他们培训新人的时间和资金也随之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