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灰色童谣”风行校园 孩子易上口老师家长担忧

http://www.wzljl.cn    2012-04-30 12:29    作者:孙雅华    来源:梧州日报

    说起童谣,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儿时挂在嘴边的那些“顺口溜”:“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小朋友们都爱它”“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盖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但如今的儿童,早已经不唱这些传统童谣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孩子们自由发挥改歌词、改古诗的“新童谣”:“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交学费”“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喷了杀虫剂,不知死多少”“日日返学愁更愁,老师讲野无厘头,我就听到似梦游,次次批评无理由”“向钱看,向厚赚”……带有拜金、消极倾向或发泄情绪类的顺口溜正在我市的校园中悄然流行。

    孩子:因为好笑,就跟着学了

    近日,记者选了下午的放学时间在市区几所中小学门口进行问卷调查,对“灰色顺口溜”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做了一系列了解,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灰色顺口溜”或“灰色童谣”,并且能随口讲出几段。

    “横眉冷对试卷纸,右手紧握铅笔头。哥我不怕拿鸭蛋,挺胸抬头交白卷”“织织复织织,吾识就吾识。测验够刺激,居然无题识。上堂听吾识,捣乱多款式……”“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睡倒一大片”……振兴小学四年级男生小剑一口气就讲了三段,这些或改编、或自创的顺口溜,不但押韵上口,还有普通话、白话不同版本。

    对于“灰色童谣”的说法,小剑和同路回家的同学表示“这个词用严重了”:“其实我们讲这些顺口溜,没有任何不好的想法,现实中也不会那样做,就是觉得搞笑、好玩。”当问及从哪儿学的这些顺口溜,他们的回答则是:“这个不用学,同学间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流行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中小学生中影响广泛的顺口溜,多数是一些与学习、学校、课堂或老师、同学有关的内容,有些是孩子们反映学习环境和状态,有些则是他们对作业多、考试多现状的不满和发泄。

    尽管这些经过二次改编的“顺口溜”格调不高,但在许多中小学生间却流传甚广,不少儿童还对有“创作改编”能力的同学投以仰慕的目光。

    家长:觉得不安,但也很无奈

    “抽烟身体好,赌博练头脑,摇头没烦恼,打架练手脚,吃饭不吃菜,攒钱谈恋爱。”第一次听到刚上初一的儿子说出这个顺口溜时,36岁的聂小珍很是生气,“攒钱谈恋爱,小小年纪就惦记这事,以后怎么用心读书?”聂小珍批评了儿子。然而,她很快发现,类似的顺口溜不仅儿子会说,他的同学也说得津津有味,这让聂小珍很是不解。

    今年春节期间,看到儿子和同学在炫耀新创作的对联,聂小珍更是寝食难安。“‘上联: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下联: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横批:就是要过。’这叫对联吗?明摆着是教孩子学坏,也不知他从哪儿学来的,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容易叛逆学坏的年纪,真怕他被这些影响了学习。”接受采访时,聂小珍话语中满是担忧。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家长在得知孩子说“灰色顺口溜”时,都会表现出吃惊、生气,并对儿子提出严厉批评、警告。然而,受到批评的孩子面对家长时虽然不说或少说“灰色顺口溜”了,但私底下,他们却依然很感兴趣。对此,不少家长都颇觉无奈。

    “作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怎么会任由‘灰色童谣’盛行,希望学校能对学生加以引导与教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

    老师:客观看待,引导很关键

    对于“灰色顺口溜”,我市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要客观看待、理性分析。

    在数学老师吴慧看来,对于学生喜欢自创与互传顺口溜等形式的童谣这件事要客观分析。“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睡倒一大片”、“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等“另类诗句”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学生们对童谣的兴趣,以及他们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敏捷思路。“只要不是低级趣味的,改歌词、自创顺口溜这些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是孩子模仿能力、创造能力提高的表现。”她认为,儿歌、诗歌,顺口溜节奏朗朗上口,容易传唱,符合小孩的年龄特点,学生传唱和创作童谣,并用这些独特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所想所看,这种心理也很正常。之所以出现所谓的“灰色顺口溜”,多数是因为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及各种网络语言、恶搞短信的影响,但学生大多只是出于好奇和觉得好玩的心态来传播的,自身不一定有不良想法,只要稍加引导和教育就行了。

    而一些有识之士也表示,虽然不必把“灰色童谣”视作洪魔猛兽,但是,因为它的传播与我们国家倡导的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不相符的,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各界对此还是要引起重视。

    我市心理咨询师梁晓丽分析说:“再普通的一句话,说得多了,对一个小孩来说也会变成很重要的话。这些‘灰色童谣’中的不雅词语、消极情绪,被学生常挂在嘴边,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他们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词,所以,童年时代孩子心中树立正确的榜样、信条非常重要,家长和学校的引导一定要积极。”

编辑:张苑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