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杨宗林) 近日,梧州市被民政部列入全国第二批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城市,目前梧州市有关部门正着手开展试点城市的相关工作。
据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肖坚介绍,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指社会救助申请人在提出社会救助申请时,先要申报自己的家庭收入和财产,然后由社会救助管理部门通过与保险、车辆、公积金、证券、工商、税务等部门和机构的信息进行比对,看救助申请人的申报是否属实。并结合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社区评议及社区公示等方法综合评估救助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
肖坚表示,在社会救助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如何认定救助对象。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困难家庭,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很快就能确认为救助对象。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与救助标准差异不大的家庭,特别是有隐瞒家庭收入和财产嫌疑的救助申请人,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才能确认是否为救助对象。
再者,如果社会需要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比如将廉租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延伸到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就能解决如何找准低收入对象的问题。在社会救助申请人授权的情况下,通过部门信息共享,及时核查申请人提供的家庭收入和财产信息是否属实,从而准确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而做出是否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决定。
肖坚解释,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并不是面向全体居民,而是只针对社会救助申请人。也就是说,只有当居民提出社会救助申请,需要调查其经济状况时,才能启动核对程序。如果没有救助申请人的授权,不能启动核对工作。
对于市民担心家庭经济信息泄露的问题,肖坚介绍,在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仅查询与申请人家庭收入和财产有关的信息,其他内容都不得查询;使用这些信息的范围,应仅限于救助审核过程中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随意散布救助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