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罗丽思)随着新一批“90后”高校毕业生加入应聘大军,一个在求职场上屡次被提及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桌面,性别是否是影响求职成功的因素?近日,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女性求职者在“限男性”、“适合男性”的招聘条件前,仍处于劣势。
文科理科女生就业遇冷
在近日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就读化工系的大四学生胡叶庭早早就来到招聘现场找工作,但在现场转了好几圈,却一份简历也没投出去。谈到就业情况,她表示担忧:“我的就职方向是化工专业类的技术岗位,虽然这类岗位比较缺人,但因为我是女生,用人单位以‘仅限男性’为由拒绝了我。”
记者了解到,近年在多场招聘活动中,理工类专业均比较吃香,每场招聘会中都有部分专门针对该类专业的招聘岗位,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等理工类专业,且待遇福利较好,但由于很多岗位只招男性,不少理工科女生只能“望岗兴叹”。
此外,一些向来以文科女性作为主要招聘对象的工作岗位也迎来男性竞争者。“尽管一些行政、客服、助理等岗位都是招女性比较多,但我觉得,作为少数的文科男生在找工作时反而更受青睐。”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赵朝阳认为,男性同样能胜任文职工作,甚至会更“吃香”,“男性能承受的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比女性高,能应付大工作量。”
工作性质不适合女性
为何女性求职者在招聘求职中屡屡碰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工作性质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内一家化工产品有限公司的人事部主管林宇佳表示,不少理工类岗位工作量大,且要求下基层,亲临现场,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流动性也比较大,这些因素都不太适合女生,因此在招人先标明性别限制,也是为女性着想。
而市内一家安防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则表示,除了工作性质不适合女生外,从企业的效益上考虑,年轻女性参加工作后要结婚生育,抚养孩子,这期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公司还要招人代替其工作,还要负担相应的费用,考虑到女生身体、心理等因素,还是选择男生比较“实用”。
据了解,《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都有相关保障女性劳动就业权益的规定,但在企业的具体操作中,仍然避免不了女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那么,应如何扩宽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解决其求职遇冷的问题?
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目前不少理工类岗位已不单纯是体力劳动,多数岗位已转变为脑力劳动,女性应发挥自身细致严谨的优势,争取这类岗位,“女生求职时可避开一些限制性别的岗位和工种,像分析、设计、制图等强调细节的工种还是很适合女生的。”
此外,女大学生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并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部分女生在求职时虽然面临就业门槛高、起步难的问题,因此更应找准定位,选择好合适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有针对性地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