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误吃毒蘑菇祖孙三口被毒倒
事发旺甫镇,中毒者最小仅7个月,目前三人暂已脱离危险

http://www.wzljl.cn    2012-05-09 09:37    作者:    来源:西江都市报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素雅 通讯员 孙敏)5月7日,旺甫镇一家祖孙三口因误采误吃有毒蘑菇,导致食物中毒入院治疗,其中最小的中毒者只有7个月。经过几番救治,两位食用较多的成年人暂时脱离生命危险,食用最少的婴儿则基本恢复正常。

    三人均已脱离危险

    据了解,中毒的三人分别是62岁的爷爷、58岁的奶奶和年仅7个月的孙子。患者家属回忆,中毒的爷爷奶奶一直有从山上采摘野蘑菇食用的习惯。7日中午,爷爷从山上采回蘑菇后与肉片一起炒熟做菜,爷爷吃得最多,奶奶其次,孙子大约吃了一片。

    到了下午,两个成年人均出现心闷、抽搐、头晕等症状,爷爷更是出现嗜睡等重症,小孩也声嘶力竭地哭闹不休,但是三人都没有呕吐的症状。随后,三人被送入当地卫生院初步诊断并迅速转至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通报了当地卫生部门和梧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

    当时前往旺甫镇接诊的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韦江医生介绍,两个成年人洗胃后都被送入重症护理病房观察,8日已经清醒。食用较少的孙子,经过治疗也已经停止哭闹,并进入了儿童重症护理病房观察。目前三人都已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由于送院治疗及时,治愈后应该不会留下后遗症。

    常见野蘑菇未必安全

    韦江表示,误食毒蘑菇后,病人除了呼叫救护车外,需要尽早催吐、洗胃,减少有毒物质对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记者也从梧州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连续降雨,潮湿的天气最适合霉菌生长,也是历年来误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工作人员介绍,毒蘑菇又叫毒蕈,外形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由于蘑菇品种多,而且有毒与无毒蘑菇不易鉴别。蘑菇种类极易发生变异,很可能一种野蘑菇几个月前能吃,再过几个月就已经带毒不能吃。加之市民缺乏识别有毒与无毒蘑菇的经验,随意食用易因误食而中毒。因此,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