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陈素雅)“为了梧州人民,请开门经营,请出租让人经营。”近日,微博上一则奇特的倡议引起了不少梧州市民的好奇。这18张张贴在骑楼城街道上的近乎“无厘头”的倡议,背后却是部分本土商家重振骑楼城步行街辉煌的渴望。
骑楼城东边繁华西边静
4月底,这些奇特的广告首先由市民发现,他通过微博向本报报料,并询问其来历。记者根据微博来到五坊路至九坊路的街道上,一共找到了18张相同内容的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张贴在骑楼城历史建筑标志牌的旁边:“同福堂”百货商号旧址、天宝华、梧州日报(民国)旧址……
但是,与这些曾经辉煌的过去相比,如今的店面要么是摆卖小型五金杂货、批发塑料胶袋、或者是窄小的发廊、糖烟店。
据了解,这些倡议广告来自梧州市本土某茶行,该厂销售科科长罗艳表示,“和骑楼城牌坊一侧相比,这里的商业萧条客流逐年减少。大约是在2011年的宝石节前,由股东提议,张贴这个倡议,希望能刺激这里的商家振作起来,自发地将这条老商业街做旺。但是大半年过去了,几乎没有达到我们的初衷。”
连广告也写上“为梧州”的口号,但商家却表示对此没什么想法。一名小卖部店主表示,这里的铺面租金的确不高,但是水电设施陈旧,下水道经常堵塞。因此自从沙街的商家转入两广市场后,昔日辉煌、热闹的五坊路、九坊路、南堤路、居仁路一带从此越发冷清。就连曾经闻名全市的“四方井田螺”,生意也大不如往。
现在许多商家,想开就开,不想干就关门。而在关门的一些铺面,甚至不乏靠近闹市学校的原银行旧址。知情人惋惜的透露,陆续也有人会去咨询租这些丢空铺位的事情,但是不见有房东出面。由此,这条百年老街也就越发不见生机。
重回辉煌从试点开始
原五坊社区居委会主任蒙凤琼认为:“几年来,住在骑楼城附近的市民减少,原沙街商家搬迁到两广市场,这里商业气氛自然不能与以前相比。五坊路从最高峰的一千多常住居民到现在只有五百多,开门的商家自然也少。”而且,由于骑楼城的老楼很多设施年久失修,有实力的商家也未必能看上这里。
获悉这个倡议广告的存在,常年在五坊路附近居住的她认为商家初衷是好的,但是只靠个别商家的呼吁和市民的好奇是不够的。她认为,重振骑楼城,还需要全社会一起想办法。也有市民认为,如果这条街上的一个商家重新开门,至少能带动2个就业机会,还能带旺这里的商业氛围。
记者咨询了负责管理该片区公房铺面的梧州金鼎事业有限公司房屋管理站,该站负责人表示,目前骑楼城五坊路和九坊路的临街直管公房约有20余间,除了部分被评定为危房的铺面,和部分二层、三层大面积铺面没有出租外,其他的均已租出。对于已经租出的铺面,管理站与租户签订合同后,对租户的营业时间和经营范围并没有特殊的要求。
据了解,管理站以前也曾经尝试过在沿江铺面做一些主题招商,但后来成效不明显。而且这一带的铺面所经营的木材、塑料、铁艺制品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营性质决定了这些铺面的营业时间短、顾客少,所以经常关门,可能这也是造成商业氛围萧条的原因。
万秀区也曾经筹划在大南路至五坊路部分区域设计特色美食街,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暂停。记者咨询了万秀区有关部门,该区的建设局和商贸局正在进行中山地下商场和国泰广场附近商圈的规划工作,力求以点带面,重新振兴河东老商区的商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