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罗丽思)“不看学历看能力,缺乏能力重努力”、“招谁惹谁?自己看!”……5月12日,在市人才市场举办的梧州市2012年初夏人才招聘大会暨广西民营企业招聘周招聘会上,用人单位为吸引求职者打出了各种广告语。昨日的招聘会上,来自市内外的40家用人企业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了1100多个岗位,吸引近1200人进场求职洽谈,约350人初步达成求职意向。不少企业表示,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择业趋向理性慎重。
理性选择不跟风
昨日的招聘会上,高校毕业生仍是求职大军中的主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以往,不少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变得更为理性,他们耐心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和岗位,不随便跟风选择自己认为不合适的职业,有些求职者更先后与多家企业洽谈,对企业的薪资进行对比,“薪”比三家过后再考虑就业。
找工作,首先注重什么?“当然是薪酬待遇。”刚从一家悠闲娱乐会所应聘出来的覃佳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像刚应聘的这家公司,底薪1300元,提供工作餐,还有夜班津贴,总体上还不错,可以考虑。”
记者了解到,今年即将毕业的小覃近期已跑了三场招聘会,积累了不少应聘经验,他坦言,之前曾想过要找一份非本专业的工作,跑了几场招聘会后发现,非本专业人员与专业人员“抢”饭碗,在专业理论上可能稍微逊色一些,因而求职方向又回归到本专业。
记者发现,像小覃这样“薪”比三家的求职者并不在少数,这些年轻求职者为自己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择业规划,在了解比较各单位的福利待遇后,再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岗位。
务工人员望进民企求稳定
昨日的招聘会除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外,也吸引了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前来应聘。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务工人员,大多数人表示,出于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希望能进入比较稳定的民营企业工作。
来自藤县的郭铭德在招聘会转了好几圈后,最终选择应聘一家商贸物流公司的水电安装工岗位,有着数年水电安装工作经验的他告诉记者,此前一直靠打散工为生,“哪里有工程或需要人手,就跟着老乡一起去接活干,偶尔也做些体力活。”郭铭德说,打散工不够稳定,大企业招人门槛又比较高,因此希望能找家比较稳定的民营企业,各方面也更有保障。
而面对这一求职群体,不少用人单位也表示欢迎。市内一家锻铸件制造公司的招聘人员李先生认为,尽管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历水平不及高校毕业生,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及经验都比年轻求职者强,“如我们目前紧缺的各类技术岗位,就更倾向于招收一些年龄在30至40岁的中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