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 通讯员 古振坤)5月13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工厂二路大山顶5-8号前的挡土墙大面积倒塌,导致165名居民紧急疏散的事故原因已基本查明。目前,安置紧急避险人员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挡土墙第二次大面积倒塌
13日上午,记者在塌方现场看到,挡土墙塌方面积有所扩大,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在下冲牌坊往大山顶道路的东、西侧入口以及工厂二路大山顶1-8号居民楼前拉起了警戒线,并派出专人值守,阻止群众靠近现场。
据了解,虽然相关部门已采取临时措施,在塌方面上盖起三色布疏通挡土墙排水渠。但在12日下午18时,该挡土墙发生第二次塌方,80多立方米的石块、泥土再次向1-4号楼房倾泻,倾泻物堆积高度将近到了楼房的二层。
11、12日未降雨,为何挡土墙会倒塌?据国土、住建部门专家初步判断:工厂二路大山顶5-8号居民楼建于1988年,居民楼周边排水渠道因年久失修出现渗漏现象,受雨水常年冲刷,挡土墙内的建筑回填土和石块不断被掏空。部分居民在挡土墙上方搭起了临时建筑,更加重了挡土墙负担。加之近期雨水频繁,成为压倒挡土墙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相关部门正进行应急处置排险:一是对大山顶1-8号居民楼实施断水断电工作,拉设警戒线,严禁群众出入危险区域,防止挡土墙再次倒塌诱发次生灾害;二是拆除挡土墙上方的临时建筑,对塌面实施削坡减负,疏通排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挡土墙倒塌当晚,165名居民紧急转移,其中100多名紧急避险人员投亲靠友。蝶山区政府将剩余的26户56名居民安置至逸夫小学内临时居住,并提供饮用水和食物。13日上午,记者在逸夫小学看到,这些居民领到的盒饭内有煎蛋、猪肉、鸡杂、青菜和米饭。
由于规划整治挡土墙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而逸夫小学星期一正常上课,为了更好地安置紧急避险人员,同时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蝶山区政府及梧州市市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在市区内寻找闲置的公租房,供避险居民挑选暂住。该区为每个避险户配备一个工作组,和社区干部一起陪同避险户挑选察看房子,一旦居民选定房子,社区干部即时帮助开展安顿工作。
随着避险户安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居民正陆续挑选到合适的临时住房。挑房过程中,好人好事不断出现。得知避险户李女士要来居住,蝶山区工厂一路52号109房的原居民立即提供床、生活用品,令李女士十分感动。工厂一路46号506房的原住户向避险户温先生提供了各种家具,而挑选了501房居住的避险户梁女士得知506的厨房未通水电后,立即提出与温先生共用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