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金铭) 5月23日,市委组织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市委开展面向全市公开推荐处级领导干部以及从机关选派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表示,今后将对每一项重大干部人事工作及时组织新闻发布。
据通报,自2008年以来,我市已进行了四次大规模面向全市公开推荐处级领导干部,累计职位数为68个,其中最近一次为20个职位。另外,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市广泛动员,选派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经过层层推荐和严格考核,市、县两级直属机关共推荐人选402名,其中市直机关推荐138名、县直机关264名。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丕创介绍,今年我市公开推荐处级领导干部工作扩大了规模,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三种方式,共推荐1046人次,剔除重复推荐人选和重复推荐职位,实际推荐出各职位人选393名。公开推荐的条件标准、工作方案等,均通过新闻媒体和其他渠道公开,竞岗述职大会更是安排电视和网络全程转播。因此,这次公开推荐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自始至终都有纪检监察机关参与,实施全程监督;自始至终做到周密组织、科学安排,实现了公平竞争、阳光选人,科学考察、好中选优,发扬民主、竞争择优。
从机关选派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方面,十名副处级第一书记人选采取“四公开、一直播、两票决”的方式产生。为了更好地发挥第一书记人岗相适,市委组织部注重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全面分析选派出的人选的专业技能、政策水平等,努力做到与任职村特点和群众需求相对接。目前,驻村任职的第一书记都能把身子沉到一线,把岗位放在基层,把服务带进村屯,深入调研贫困村现状,积极撰写驻村日记,制定任期计划,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在农民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