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梁燕如) 记者从5月30日召开的全市2012年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我市生猪屠宰监管仍存在难点,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生猪从养殖到餐桌的长效监管机制,做到“不搞运动战,形成长效监管。”
实况录像记录私宰乱象
据悉,今年3月到5月梧州市商务、工商、公安、水产畜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打击销售病死猪和私屠滥宰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梧州市私屠滥宰生猪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会议播放了职能部门执法过程的实况录像,一幅幅未经加工的原始拍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梧州市生猪屠宰市场的乱象。
录像显示,在某基层职能部门附近,一幢不起眼的房屋内,凌晨时分传出生猪被宰杀的嚎叫声。执法人员将房屋锁定为私宰窝点后,在某个天色昏暗的清晨展开行动。但执法人员刚赶到门口,里面有人警惕地紧闭门窗。镜头从防盗窗往屋内拍摄可见,执法人员试图破门而入时,屋内的人死死顶住了大门,将执法人员挡在门外。
当镜头切换到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时,仿佛长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猪肉经营户也阻碍了执法。在某市场,执法人员刚踏进门口,“心里有鬼”的经营户就赶紧将肉台上的猪肉抛到肉台底下,人很快就消失了。而执法人员,就从经营户台底下搜出了大批涉嫌私宰的猪肉。
录像显示,在某市场,执法人员依法查扣了一批私宰肉后,被经营户围攻,甚至有经营户暴力抗法,执法车辆也遭到恶意破坏。
建立完善有奖举报制度
针对目前梧州市生猪屠宰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会议提出要继续保持打击私屠滥宰和销售病死猪肉的高压态势。下一阶段各职能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市场巡查和产品抽查抽检,创新监管手段,完善猪肉产品溯源的倒查制度。督促相关企业、市场开办者、经营户履行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公安机关予以立案调查的案件,相关部门要协助发掘案件线索,深挖犯罪组织者、策划者和生产加工窝点,彻底摧毁其供销产业链条。建立跨地区、部门执法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联合办案优势。
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打击私屠滥宰和销售病死猪的约束激励机制,将生猪屠宰监管工作纳入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职能部门通过媒体宣传打击私屠滥宰和销售病死猪肉行动的政策措施、工作进度和成效,曝光典型案件,震慑犯罪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