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租车成了许多人到达异地后出行的首选,出租车行业在构建文明城市中占的比重也显得尤为重要,出租车的文明程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所到城市的第一印象,“的哥”“的姐”们也成了城市文明形象的第一代言人。
记者在南宁市采访期间,数次搭乘出租车,感受到的不止是车内干净卫生、司机统一着装带来的舒适感,还有热情礼貌、诚实守信带来的安全感。
机制改革带来行业规范
赶在上下班时段打出租车,不是件容易的事,得知南宁可以“电话打车”,记者便决定体验一回。17时30分,在航洋国际附近的出租车候车点,记者按照酒店提供的订车热线3109999和1601111拨过去,“您好!这里是南宁市出租汽车GPS监控调度中心,请告诉我们您的方位……”登记完地址,十分钟不到,一辆出租车便如约驶来。
记者上车后便和司机莫师傅聊起来,“要是您到了发现约车客人已走,那不是觉得很倒霉?”记者将心中的疑问告诉莫师傅,莫师傅笑着说:“这种情况几乎没出现过,你们电话预约车肯定是信任我们,调度中心通知我们后,我们可以选择来或不来,但一旦答应下来,就相当于和您有一个口头约定,我得讲诚信啊!”
“诚信”,一个在许多行业渐行渐远的词,从南宁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口中说出来,令人倍感亲切,同时也感受到了文明城市中每一位从业者的文明规范。
“出租车行业的规范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严格说来,是从2004年实行公司化经营后开始走上正轨的。”南宁市交通局运管处负责人李飞文告诉记者。李飞文介绍,重组前的南宁出租车行业,和梧州一样,都是经营权及车辆产权归个人所有,通过挂靠企业来从事营运的模式。
2004年,南宁市出租汽车通过以管理服务质量为主要竞标条件的招投标来实现了经营权重新投放市场,并通过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协调各出租汽车公司,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不花政府一分钱、不增加出租汽车驾驶员负担的前提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投资商,建立了南宁市出租汽车GPS监控调度中心。
“GPS平台不仅可以为出租汽车经营者提供预约调度、道路信息、防抢、救助等服务,还可以引导驾驶员合理调整营运区域,降低空驶率、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如果市民拨打了叫车服务电话,我们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其提供的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距离最近的出租车,并将信息传给该车主,这样乘客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上‘的士’了。”说起GPS平台的强大作用,南宁市交通局运管处出租车监管科科长楼国华如是说。
科学管理提升文明素质
目前,南宁市共有5370辆出租汽车,在有效监督机制和行业自律下,已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经营权的转变,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而是实践“经营城市”理念的趋势使然,政府收获了社会效益,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收获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文明素质。
提到“星级”,许多人会联想到酒店,但是在南宁,出租车行业也有不同的星级,楼国华介绍说:“给出租车评星级,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出租车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将提升出租车文明水平形成制度化。”
范国新是南宁九州出租车公司的三星级出租车驾驶员,记者采访时,他正将车开回来进行清洁消毒,作为星级驾驶员,范国新坦言,挂星之后,许多搭乘出租车的市民都会有选择性的看星打车,而且坐上车后的观察也很细致,因此无形中也督促自己提高服务水平。
南宁九州出租车公司副总经理李振西告诉记者,公司的星级出租车分三星、四星、五星,每个季度都会根据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驾驶员的服务水平、从业资质、运营投诉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星级考评,优秀者则晋级和给予奖励,而不合格者将被淘汰。
这一同时具有实效可比性、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不仅使星级出租车成为南宁市文明窗口的代言人,也成了传递城市文明的全新载体。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南宁创城的准备阶段,从运管局到出租车公司的监管人员,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平时出门,能打车尽量打车。“对我们运管局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是近距离接触监管对象的时候,比如车内顶棚有尘土等容易忽视的扣分细节就是在我们一次次打车中发现并列入整改中的。”
不仅如此,南宁出租车的细节管理还深入到了驾驶员的营运服务上。从乘客上车后司机问路,到选路、开车、到达下车点后暂停、开票、审票、找零、给票、乘客下车提示语、检查行李箱及最后说再见,甚至不能在开车途中接电话等细节都一一列表,可谓渗透到了出租车运营、服务的每一个末梢,让记者感受到了并非流于口号式宣传和文件式发动的“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