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高考第一天,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公益活动今年继续为高考学子服务。高考期间,由出租车、私家车、公务车组成的600多辆爱心送考车再度集结出发,一辆辆飘动着黄丝带的爱心送考车,穿梭在梧州的大街小巷,为考生提供免费、安全、及时的送考服务。这动人的一幕幕,已成为今夏梧州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爱心送考途中,爱心司机和志愿者们提供了更周到、更人性化的服务,让考生们倍感温馨。6月7日,《西江都市报》的新闻采访车再次加入到“爱心送考”行列,传递爱心、记录感动。
一句提醒好温馨
6月7日早上7点30分,本报新闻采访车司机邓师傅驾车准时到达其中一个爱心送考车临时停靠点———东信宾馆门口。接过记者手中的黄丝带,邓师傅把它系在车子两边的后视镜上,“经历过去年的送考,今年看到黄丝带,感觉格外亲切。”
“你好,这是爱心送考车吗?”7时36分,一名考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走到车旁。“是的,请上车。”邓师傅热情地回应道。“身份证和准考证带齐了没有?”待考生上车坐好,邓师傅细心地提醒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便发动车子朝目的地梧州一中驶去。
车上,考生小于略显拘束,为了缓解他紧张的情绪,邓师傅便与他聊起天来。“听说今年要提前进考场?”“对呀,要提前10分钟,所以我提早到公车站等车,没想到能坐上爱心送考车。”邓师傅看了一下表,确认时间后说道:“没问题,保证把你安全准时送到。”听到这话,原先有些腼腆紧张的小于放松了下来。
7时44分,车辆到达梧州一中校门前,“加油!祝你成功。”邓师傅微笑着向小于送上祝福。随后,邓师傅决定朝潘塘公园方向驶去,“那里也是临时上车点,顺便在路上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考生。”途中,每当经过公车站,邓师傅都特意放慢车速观察,“公车站里可能会有候车的考生,要留意一下看有没有需要坐车的考生。”
下午1时30分,邓师傅再次驾车来到位于梧州三中的临时候车点等候考生,细心的他还特意为考生准备了矿泉水,并且将空调的温度略为调高,“下午气温高,车里空调太低的话,我担心考生们一冷一热容易感冒。”15分钟后,没看到有考生经过的他有点着急,于是他决定到处转转,看是否能碰上需要帮助的考生。
果然,当车子转入和平路时,一对母子看到后视镜上的黄丝带后,马上朝他招手,“去一中吗?”考生的母亲问道。“你说去哪就去哪,请上车!”此时,已接近下午2时,邓师傅马上招呼考生上车,一路疾驰开往梧州一中考点,最终把考生顺利送到考场。
爱心送考传真情
“快,公车要来了,不然赶不上。”“你看,那边有辆爱心送考车,我们要不要坐?”7日早上,在文化路车站,两位等候公交车的考生在一辆系着黄丝带的爱心送考车前放慢了脚步。看到两位考生在犹豫,驾驶这辆爱心送考车的司机彭先生便主动问道:“你们是去哪个考点的?快上车!”听到司机的招呼,两位考生不再犹豫,快步坐上了车。
在梧州市商务局工作的彭先生告诉记者,送考开始时间定在早上7时30分,但他考虑到部分考生会提早出来,于是便提前驾车来到临时候车点等候。看到路上一辆辆同样系着黄丝带的爱心送考车一闪而过,载着考生奔向考场,他感到很充实:“整个送考过程心情都很愉快,能帮助别人,自己也感到快乐。”
热心的彭先生只是众多爱心司机中的一员。据了解,今年共有600多辆爱心车参与由梧州市交通局、梧州市教育局、梧州市广电局、团市委、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梧州日报、梧州电视台、梧州广播电视报、西江都市报、梧州零距离网站、西江在线网以及全市八大出租车营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2年爱心送考”活动。
其中,除500多辆出租车外,由爱心企业、行业协会、学校教师、社会爱心人士驾驶的80多辆私家车组成的爱心车队,也加入到这一行列。同时,今年各部门更抽调了50多辆公务用车,分别负责在市内8个临时候车点等候以及路面流动行驶,以便随时帮助考生,此外还专门安排了10辆爱心送考车为家庭困难、住处比较偏远的考生提供送考服务。在各个临时候车点以及考点,还有青年志愿者负责引导考生乘坐爱心送考车,并为爱心司机提供饮用水。交警部门还派出10辆警车作为应急车,负责维持送考点的交通秩序,并帮助考生应对突发情况。本报记者 罗丽思
■观点
“赶考不搞特殊化”
众多考生如平日上学一样前往考场
本报讯(记者 欧蕾蕾) 昨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如约而至。考生及时赶到考场是头等大事,那么除了乘坐爱心送考车和学校包车外,其他出行选择情况如何呢?当天早上,记者在梧州高中、梧州一中等高考考点外,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和考生,了解考生的赶考情况。
昨日上午7时50分,记者来到梧州高中考点。虽高考生出行时间与上班高峰重叠,但在交警等相关部门的维持下,各个交通要道的通行秩序井然,考生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畅顺到达考场。据悉,大部分考生选择按照日常上学的出行方式或自行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到达考场。
上午8时还没到,李先生就开着摩托车把女儿送到梧州高中的考点。在送考的队伍中,亲自驾车接送的家长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不少驾车送考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考场后,便选择离开。待正式开考后,停留在考场外等候的家长已经寥寥无几。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考生都选择与平日一样的出行方式,如自己骑车、步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特别远一点的,才由家长开车送来。考生大多心态轻松,“高考出行不需要搞特殊”。考生小许告诉记者,自己特意婉拒了家长前来送考的想法,如往常一般,和同学一起步行“上学”。
不搞特殊化,也是很多家长认同的做法。当天,记者发现有的家长即便前来送考,但他们也选择陪着孩子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目的就是不让特殊化的送考方式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考生家长刘女士表示,就孩子高考的出行方式,家人一早就达成共识:平时怎么上学的,高考时就怎么去考场。“虽然要来送考,但也不搞特殊化,不要营造紧张的考试气氛。”刘女士说,当天自己就陪着孩子去到公交车站,按照孩子平日上学的方式,乘坐公交车到达梧州一中考点。
从家长、考生选择出行方式的情况可以看出,面对高考,更多的考生家长表现得更从容了。很多家长不再抱着要与孩子共进退的想法前来陪考,而是把孩子安全送到考场后便离去。考生家长李先生表示,会选择亲自接送,为的是更好地控制到达的时间,不耽误女儿按时进入考场。家住金晖车站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孩子平常是自己乘坐公交车上学,但考虑到住处与梧州一中考点距离较远,为避免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才选择开车送考。陈女士说:“送他进考场后,我就去上班了,不需要为了高考搞特殊。”
■观察
考生赶考忙
公交很平静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杨宗林) 高考出行,搭乘公交车会不会是一种好的选择?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记者自河东城区的中山路及文化路两个公交车站起,一路搭乘公交车走访了解考生公交出行的情况。记者发现,因学校包车及爱心车辆分流的缘故,搭乘公交车从河东住处赶往河西考点的考生出乎意料地少,与火热的高考氛围相比,显得比较平静。
当天早上7时30分,记者来到中山路公交车站。这个公交车站有经过梧州高中和梧州四中两个考点的12路和3路车停靠,是平时学生乘车的首选。此时正是考生赶往考场的高峰期,不过记者驻足观察了5分钟,并未见任何考生在此上车,也没有候车的考生。
随后记者移步文化路公交车站,在此看到陆陆续续有几位考生前来候车,不过很快就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坐上了等候在旁的爱心送考车。据记者观察,15分钟内无一考生乘坐公交车赶考,就连候车考生的身影都没有。随后记者又回到中山路公交车站观察,此时已经是7时55分,记者这才发现该公交车站上有一位考生正在候车,她边拿着手机打电话,边频频看表,看上去非常着急。8时整,该考生终于坐上了12路公车,记者随后也上了车。
该考生小李告诉记者,她要到梧高考点参加高考,其他同学有父母接送或者坐其他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去考场,因为自己乘公车上下学已经成了习惯,不想改变,所以仍然选择坐公交车赶考。小李乘坐的12路公交车在路上并不顺利,从河滨公园站到梧高站整整塞了10分钟的车,急得小李直跺脚,生怕误了考试。此后在梧高站,记者看到车上来了一位赶赴梧州四中的考生。除此以外,一路上再无其他考生上12路公交车。
据记者了解,在河西赶赴考点的考生,选择公交车出行的相对多一些。但就总体情况看,公交出行并不是考生出行的第一选择。据珍宝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离高考考点比较远、住校生比较多的梧州七中和梧州八中,每年都向公交公司包车接送考生,“今年七中包了4辆,八中包了8辆”,加上很多爱心车辆的分流,所以自己出来搭公交车的考生少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