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罗丽思) 昨日上午,梧州市2012年服务类人才招聘会在市人才市场内举行。6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500多个工作岗位,吸引近2000人进场求职,初步达成求职意向380人。
临时转变招人方向
在昨日的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不少用人单位早早地来到现场布展,部分单位更分派人手分发招聘简介,但随着招聘会的进行,招聘者们发现,要招到心仪的人才并不容易。
来自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的陈小姐告诉记者,他们本打算招聘如电工、钳工等一批年轻的技术类人员,但就昨天参会的求职对象来看,大部分是文职类的女性,因此他们临时决定转变招人方向,招收部分文员安排在各部门工作。这一转变很快起了作用,上午10时许,该工作的展位前便排起了长队,收到20多份求职简历。
相比起这一单位展位前的热闹,相邻的梧州东鹏特钢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却有点冷清。原来,该公司希望招收的对象主要为38至60岁的技术工程师,“来到现场我们才发现,求职者普遍比较年轻,与我们的要求并不相符。”该公司招聘人员林宜成表示,看到其他公司的展位前应接不暇,他们也坐不住了,决定开发一批冶金、电气等专业的带薪实习岗位,“实际上,不少专业性强的岗位需求量大,但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我们欢迎这些实习生或应届生到我们公司实习,锻炼一段时间后,觉得合适便可直接就业。”
合适人才不易招
尽管昨日参会的应届毕业生不多,但在对部分提前离校找工作的求职者采访中,不少应届生认为,“年轻”是自己就业的最大优势。
就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何宜洁,现正找工作阶段。虽然身边不少同学已与单位签约,但她并不着急,“找工作就得找合适喜欢的,我还年轻,可以慢慢找,多尝试。”在招聘会现场,她与一家纺织用品公司洽谈了很长时间。何宜洁说,她希望进入一家有良好企业文化、同事相处融洽的单位,从事行政、财务等工作。
对于“90后”求职者,市内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经理钟金辉道出了自己的看法,“90后”毕业生有朝气,做事也很积极,但存在一个缺点,就是不大能吃苦,“近几年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不再盲目地追求高薪的工作岗位,大城市或大企业也不再是唯一选择,但面对基层岗位,他们还缺乏吃苦精神。”他建议,“90后”大学生应从自己的能力与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求职择业时,能够更多地关注工作岗位带来的提升空间和职业发展平台。在校期间也可以做一些兼职或实习,多学一点东西,加快自身的职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