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黄宁) 6月中旬以来,梧州市开展新一轮城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工作,经过整治后,市内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出租车经营行为也进一步规范。
打表的多了谈价的少了
6月29日上午,记者分别来到金晖车站和太阳广场,发现讲价乘车的行为明显减少,出租车司机在乘客上车后,立即按下计价器。对于部分市民喜欢在谈好价钱再乘车,不少司机也主动回应,表示谈价与打表的价格也是一样的。
随后,记者乘坐了一辆万利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从玫瑰湖公园前往火车站。一上车,司机便按下计价器,到达火车站后,计价器显示五元,加上一元燃油附加费,一共收费六元。司机刘师傅表示,整治交通整治以来,三轮车、“黑车”逐渐减少,市内出租车经营环境好转了很多,他也乐意规范经营。市民肖宜也认为,过去跟司机谈价钱乘车总是“很受伤”,部分司机服务态度很差,现在乘坐出租车出行,只要告诉司机目的地就可以了,希望规范经营的氛围能够长期维持下去。
“紧箍咒”约束司机规范经营
据管理督查部门初步统计,从6月16日到6月26日,联合整治小组共检查出租汽车600多辆,仅发现13辆违规经营出租汽车,较之前的出租车违规数量明显减少。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安全稽查科副科长卢泽文表示,经过市运管部门、出租车行业协会和出租车公司的努力,从近段时间检查的情况来看,不打表的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另外,除对查获违规出租车进行严厉处罚外,更让出租车车主忌惮的是,自今年6月20日起,出租车有不按照乘客指定目的地沿着合理的线路行驶、不按照计价器显示的金额结算运费、途中甩客、空车待租拒载、未经乘客统一招揽他人同乘的违规经营或无故停运的行为,一经查实,2013年8月31日经营期满后,不给予该出租车新一轮特许经营资格。
记者从联合整治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虽然大部分司机能够规范经营,但市内出租车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存在司机在未经车上乘客的同意下,招揽他人同乘;二是出租车车主聘请的司机在晚上营运时,不规范经营的情况仍有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