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藤县疍家歌东莞放异彩
获中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金奖

http://www.wzljl.cn    2012-07-16 08:52    作者:    来源:西江都市报

    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高云 通讯员 郑彬昌)光影交错,渔歌声声,藤县文联、藤县文化馆组队演出的《疍家歌》日前在东莞举行的全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中大放异彩,由苏向改编,邓海燕、魏百坤、周妮、邓芳演唱的原生态疍家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圆润的唱腔撼动全场,荣获金奖。

    二重唱,叹出疍家歌韵味

    这首由当地文艺工作者苏向改编的《疍家歌》是一首歌唱做人道理与家庭美德的疍家谣,由数十年的民间音乐收集中精选编配而成。它由“湾船歌”、“姑问妹(陪叹)”、“鲤鱼歌”三个曲子组成,整首唱词平实而生动,既充分体现了疍家人的智慧,也表现了疍家人的朴实、勤劳与善良。

    据介绍,参加决赛的有来自广西、广东、黑龙江、云南、陕西等地的16支代表队,比赛歌曲有咸水歌、渔歌、艇仔歌、高堂歌、龙船歌等种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众多歌曲中,藤县疍家歌能脱颖而出,是因为改编后的疍家歌更显悠扬动听。”藤县文化馆馆长李前说,藤县疍家歌重在“叹”,声音多在真声域,平稳而低沉,“以前渔歌多为独唱或对唱,但现在我们以二重唱演唱方式,声音更丰满。”

    不断改革,将疍家歌推向舞台

    藤县与水相依,过去很多人以打渔为生,孕育出了独特的藤县疍家文化,以及代代相传的疍水歌。如今,渔民上岸了,社会发展了,疍家文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何传承和发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位文艺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文化馆开始收集整理疍家歌。近年来,藤县的音乐工作者以此为素材创作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曾获第十三届“八桂群星”银奖的藤县民间歌舞《水上情》,其音乐素材就取自疍家歌,又如《藤县水调民歌联唱》、《西江疍家谣》等等。

    “希望在歌曲的创造上,以疍家歌的旋律素材为主,同时也增加新的音乐元素。对于原有的原生态渔歌,会加以配乐,运用二重唱等多种演唱方式,令其更适合舞台表演。”李前说,希望将疍家歌推向舞台,让真正具有原创能力和演唱能力的民歌爱好者成长起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为疍家歌的传承与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无论是其母亲是疍家人,从小听着母亲哼唱疍家歌的表演者魏百坤,还是土生土长的藤县人周妮,真正学唱疍家歌还是因为排练节目的需要。这些年轻的表演者接触疍家歌的轨迹正恰恰反映出传承的困境。对此,李前坦言,虽然疍家歌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在传承保护工作方面还是很缺乏人手,“希望能有更多艺术家到藤县采风,将疍家歌演绎出更美的旋律。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