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欧蕾蕾) 进入7月份,梧州市频频出现雷雨天气。日前记者从梧州市防雷减灾中心了解到,我市属于强雷区区域,频繁的雷雨天气容易对生活生产造成影响,居民提高自身防灾意识十分必要。
据介绍,一天中可听到或测到一次以上的雷击声则称为一个雷暴日。而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以上的地区被定为强雷区。市防雷减灾中心工作人员唐冬慧介绍,监测数据显示我市的年平均雷暴日为93.5天,属于强雷区的范围。其中,每年4月至9月汛期期间,雷电天气最为集中。
唐冬慧表示,在雷雨天气期间的防雷防灾措施一般分为室外防雷和室内防雷两种。
眼下正值酷暑,游泳、钓鱼等亲水活动颇受欢迎,但遇到雷雨天气,市民应该暂停类似的室外活动,也不要在楼顶或空旷的球场上逗留。为了避雨,不少市民会选择在道路上骑车赶路,然而,打雷时狂奔是不妥之举,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也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此外,在雷雨天气撑伞时,也应该避免使用带有金属杆的雨伞。
唐冬慧还提醒,室内防雷措施也是必要的,如果不注意,除了会遭到雷电直接袭击外,也可能在家用电器操作不当时,遭受间接雷击的侵害。在高层建筑物上,不仅楼顶的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部位容易受到雷击,建筑物45m以上的侧面也有可能受到雷击。因此,雷雨天气时,市民不适宜在阳台逗留,雷雨来临前就应关闭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同时,市民在室内要远离各种线缆和金属管道,不要上网、打电话、用热水器洗澡,并尽可能切断家用设备的电源,而电脑和家用电器也尽量避免靠外墙安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