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孔妮 通讯员 滕瑜)昨日,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透露,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所实行的数学新课改,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和教学能力带来挑战,而学生则有更多的机会理解数学本质。
据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梁汝祥介绍,数学新课改后,高一新生将统一使用人教版A版新课标教材,该教材打破了以往旧教材所存在的“繁、难、偏、旧”的现象,在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上都有了新的改变。新教材包括了必修的5个模块和选修的4个系列。5个模块共有5本书,学分总共为10分,学生必须要拿到这10个学分。课改后,数学最大的亮点就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爱好和个性发展去选择选修的内容,获得相应的学分。
“旧教材只需要学5本书,其中一本是选修,而新教材是必修5本书,再加上一系列的选修课,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不是有所增加?”记者问。对此,梁汝祥解释说,并不能从表面的教材多少去判断学生的学习内容,因为数学新课改后,教材的内容编排和课程设置有所不同。数学新课改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选修系列中,增添了如数学史选讲、信息安全与密码、数学美等元素的课程,这能够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
数学新课改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因为新课改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课改后,老师不能只是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懂得通过实践以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