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钟昀)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就像一群迁徙的“小候鸟”,暑假了,从外地来到梧州“探亲”,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快开学了,又与父母分别,搭上回乡的车。来自昭平县农村的李喜涛和李小琴便是这样的孩子。
“1块8一斤,这里是6两,1块8分钱,收你一块钱。”李喜涛麻利地将装好的马铃薯上秤,计算价钱、收钱、找钱。李喜涛在老家上初一,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到梧州打工卖菜了。每年放暑假,他在家帮爷爷奶奶收完稻谷后,就带着妹妹李小琴到梧州和爸爸妈妈一起住上一段时间。
李喜涛的妈妈和爸爸每人经营一个菜摊,每天天不亮,爸爸就开着三轮车到竹湾市场批发蔬菜,妈妈不久也要到菜摊开始一天的忙碌。“农村的小伙伴都以为他们兄妹俩是到梧州玩,其实两个孩子哪里也没去过,每天都在菜摊里帮忙。”李喜涛的妈妈一脸惭愧地说,因为菜摊的生意从早忙到晚,人不能离开,因此夫妻俩还没带孩子出去好好地玩过,只是偶尔在晚饭后到附近的太阳广场去逛逛。
“我最喜欢去超市了,有好多东西卖。” 李喜涛9岁的妹妹李小琴听到太阳广场,便兴奋起来。她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在超市里帮他们买了新鞋子和新衣服,她在农村没见过这么大的商店,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当记者问及白云山、太和花园等景点,小琴一脸茫然。“我只知道梧州有个公园叫潘塘公园,因为就在市场旁边。我和哥哥刚来的时候,见到里面的荷花,可漂亮了。”小琴说。
暑假快结束了,李喜涛兄妹俩的梧州“探亲”生活也即将结束。“我们就要回家,准备上学了,假期过得太快了。”李喜涛说,虽然在梧州住的这段时间没能到处去玩,但比起一些只能留在农村过暑假的伙伴来说,他感觉自己幸福多了,还能一家人一起去逛街。“每次回家她都哭鼻子。”话毕,李喜涛调皮地朝妹妹做了个鬼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