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孔妮 通讯员 陈玮)8月29日,“2012年梧州市本级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现场会”,按照“免试入学、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学位分配,采用电脑随机派位的办法进行学位分配和电脑编班,由电脑对每所小学与所属城区内相对就近的两所(或两所以上)初中对口随机分配初中入学学位。
据了解,今年,报名就读市本级初中学生共6176人,其中,本市毕业学生6036人,外市毕业学生140人。市本级初中学校共18所,招生班级数117个。
河西生源增幅较大
今年,由于石鼓冲改造工程启动,人口进一步西移, 同时迎来了新兴二路小学第一届毕业学生,因此今年河西生源有较大增幅。应对这个情况,市教育局调整了招生计划。
五中已新建一栋教学楼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新建另一栋教学楼,在新教学楼建设期间,校舍较为紧张,无法扩大招生,因此五中保留原来的招生规模,招生计划为8个班。
四中新建教学楼已于今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校舍能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同时四中周边生源较为密集,因此市教育局将四中的招生规模从10个班扩大至11个班。
十五中是新建学校,校园面积大,校舍充足,同时十五中与梧州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同处一个校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十五中周边生源情况及校舍校园情况,市教育局将十五中的招生规模从10个班扩大至11个班。
同时,根据生源情况,市教育局继续扩大一中招生规模,一中招生人数从650人增加至830人。
河东两所中学减招
河东方面,河东区三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底蕴深厚,曾经是学生们争相报读的学校,但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西移,河东区生源急剧下降,出现了河东区三所初中规模不断缩减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市教育局也及时调整了河东区招生计划。今年,三中、十四中各减招一个班。
对此,市教育局表示,河东区三所初中都拥有很好的教育资源,三所学校的交通条件也较为便利,对此市教育局欢迎在河西区有房产而在河东区居住的学生坚持选择在河东区就读,也希望居住在河西区的学生积极选择在河东区就读,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河东区教育资源,也能减少河西区招生的压力。
划出一定比例招特长生
今年,继续批准一中、三中、十四中、新夏中学、夏郢一中作为特长生自主招生学校,允许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划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用于招收在体育、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其中,梧州一中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以在本校招生计划中划出不超过5%的招生名额招收在体育、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其他学校可以在本校招生计划中划出不超过3%的招生名额,用于招收在体育、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今年,各初中学校招收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合计83名,其中,一中体育特招生13名,艺术特招生19人,三中艺术特招生15名,十四中体育特招生15名,新夏中学体育特招生12名,夏郢一中体育特招生10名。
今年,继续在五中、十一中、十五中各开设2个外语特色班,各招生100人。外语特色班招生按照“免试入学、就近入学”的原则实施,学生符合两个条件均可报名,一是符合地段小学毕业要求或地段居住要求,二是具备参加外语特色班学习的基本条件。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等派位
此外,为了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市本级18所初中学校全部开放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有在市本级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市区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学位分配方法。据悉,今年,共932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读我市本级初中,已去年相比,增加了81人。市教育局已按照“免试入学、就近入学”的原则和市区户籍学生学位分配办法将932名学生安排到18所初中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