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140分、数学137分、语文127分……今年高考中,岑溪中学高考生龙绘斌以总分659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将在医学部学院(系)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八年的本科—硕士—博士连读。
8月23日,在岑溪中学举行的奖学仪式上,学弟学妹们将龙绘斌团团围住。“师兄把学习笔记借给我,笔记本上要签名!”“我要请教备考的秘笈!”……
在风光的背后,是龙绘斌高中四年贫寒、刻苦的学习生活。
家庭学习氛围浓
龙绘斌家住岑溪市安平镇富宁村古谢三组,家中除了父母,还有大姐龙绘娟、二哥龙绘武。说起他的家庭,周边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穷得丁当响,但三个娃子争气,全部考上了大学。”
在龙绘斌家,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等城里孩子常有的东西。唯一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墙上密密麻麻,有点发黄的奖状,奖状写着“期末考试优秀奖”等等。这是从小学到高中,三姐弟因学习成绩优异得到学校嘉奖的证书。
屋子外,就是龙绘斌一家的五分自留地,地里种植着蔬菜。对这五分地,龙绘斌印象深刻:小时候三姐弟因贪玩没写作业,父亲将三姐弟拉到田边,严厉地说:“学习成绩差,大姐还可以嫁出去。你们两兄弟呢,就靠老爹留下来的五分地吃饭?以后是永远窝在山里还是走出去,你们自己好好想想。”
从此三姐弟发奋读书。如今,大姐龙绘娟已是桂林医学院大学五年级学生、二哥龙绘武在三年前考进了湖南城市学院。龙绘斌说:“当二哥考上二本大学时,我就想自己至少也应考个一本的大学。”
复读一年心态变稳
2011年,龙绘斌作为应届生,真的考进了一本的大学———东南大学。但他决定复读,他说:“高考时我心态很紧张,总觉得考砸了对不起父母,太压抑了。这个成绩不能反映我真实的水平。”
作为贫困生,岑溪中学免去了他复读一年所有的学杂费用。复读一年,龙绘斌的心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年我不再患得患失。”
英语是龙绘斌的强项,对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他认真思考曾经做错的题,包括思维的偏差,出题者设置的考点等,令自己的思路逐渐接近命题者。
语文是龙绘斌最花心思的一门学科,学习中,他共有文章摘抄本一本、学习感受本一本、错题本一本。“有机会我就阅读《读者》等杂志内的文章和杂文,并摘抄了不少好词句,以备写作文时使用。”
虽然龙绘斌戴着一副眼镜,但他不认为自己是书呆子。每天下午放学后,学校球场上总是活跃着他的身影。“当应届生时我根本不会打球,现在发现这是个放松心情,令学习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复读一年,龙绘斌除了重新整理知识的脉络、熟悉各科目解题的套路,还明白了不少道理。他说:“我明白了以前是输在心态。今年再考,我只要思路清晰,心态好,就能胜出。”
6月7日,他自信地步入高考考场,破茧成蝶。
一人独自去北大
高中4年,龙绘武默默地努力着。他的父母则成为了三姐弟“登顶”的基石。这个贫寒的家,父亲龙宪泽打散工,母亲务农,夫妻两人每个月收入多时2000元,少时1000元。
这笔钱,要负担三名小孩子上学的食宿费用实在是捉襟见肘。沉甸甸的生活重担压得夫妻俩喘不过气。夫妻俩几天不吃肉,甚至二十几天不吃肉是常事。只有龙绘斌回家时,龙宪泽才会买点猪肉改善伙食。龙宪泽说:“有时实在没钱,就赊一点猪肉。”
然而,多年来三姐弟的伙食费从未中断过。龙宪泽向亲戚朋友和街坊借了“不计其数”的钱。但一听到龙宪泽来借钱,人们都很爽快:“老龙和小龙都不容易,借吧。”
看着父母每日忙忙碌碌的身影,龙绘武很懂事。每当放假回家,他就大包大揽地干农活、家务活。他感慨:“贫寒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困难,也令我养成了健全的心态和坚强的性格,这是贫寒给我的机会和考验。”
8月30日,龙绘斌登上开往广州的客车,转乘进京的火车。北大燕园的湖光塔影、未名湖、图书馆在前方等着他。因路费高,龙宪泽和妻子留在家中。龙绘斌提着行李,一人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