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素雅)“明明不是我买的房子,房子也还没有交付。推销建材和装饰公司的电话却打过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日前,市民杨女士向本报说起了这桩事,她怀疑,购房者的个人信息被销售人员泄露了。
今年年中,市民杨女士陪伴家中的亲戚购房,最终看中了市区XX豪苑楼盘,并交付了订金。因为亲戚没有本地号码,因此联络电话留的是杨女士的手机,但是到了交定金、签合同等阶段,杨女士都没再参与。
亲戚的新房约定下月才交房,但没想到这一个多月来,杨女士陆陆续续收到装饰、建材等公司推销业务的短信和电话。“一开始比较少,现在越来越多,骚扰的短信从早到晚不消停,有时我们还在睡午觉电话就响了,来电话的有装饰公司、家电卖场、建材商场等,这些骚扰电话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杨女士曾在电话中询问对方如何知道自己的电话,对方却不肯透露获悉的渠道,称是商业机密。“购房者的信息泄露见多了,如果他们连陪着买房的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都知道,我们的生活哪还有安全感?”
记者以购房者的名义咨询了杨女士亲戚购房的XX豪苑,对方坚称不会是员工泄露其身份信息。
据业内人士透露,房屋销售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开发企业权证部的资料管理人员、按揭银行的资料管理人员以及物业公司的资料管理人员都拥有较为齐全的购房者信息。像杨女士这种没买房却被推销商家盯上的例子,如果要查应该能查出来是哪一个环节出了漏洞。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法律援助热线。工作人员介绍说,公民的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属隐私,未经本人同意擅自泄露,无疑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应承担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的民事责任。对业主来说,受骚扰严重时甚至可向消协投诉,或从装修公司入手,查找泄密源头,搜集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