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见习记者 杨桂宁 记者 杨宗林) 这两天,藤县和平镇双垌村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张小龙,每天都要步行3公里到双垌小学上学,而双垌小学合塘分校就在离他家几十米的地方。新学期开学后,因为合塘分校变成了危房,像小龙一样每天步行几公里上学的孩子,在双垌村合塘片区还有100多人。看到孩子们每天舍近求远地去上学,村民们都迫切地希望,已经变成危房长达7年的校舍能够重建。藤县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县教育局正在向自治区申请“校安工程”项目资金,尽量争取安排明年的资金重建该校。
现状了解:
近百学生舍近求远上学
9月3日上午,记者前往和平镇双垌村了解情况。双垌村的张佐良主任告诉记者,1995年,由双垌村合塘片的群众集资,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建起有两个教室、一个办公室(后用作教室)的双垌小学合塘分校校舍,总面积160平方米,改善了村里的孩子在泥砖房里上课的局面。
2005年洪灾后,合塘分校校舍多处墙体出现裂缝,村委及时将情况向主管部门汇报,但因为资金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村里的学生仍在危房里上课。
2008年,合塘分校的墙体断裂继续扩大,经上级部门同意,村委对学校进行加固。
2009年,合塘分校墙体断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但因没有适合的教学用房,合塘片7个自然村的孩子依然挤在被定为危房的教室里上课。
2011年秋季期开学时,合塘分校墙体断裂仍有扩大的迹象。为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校方决定停止在危房里教学。当时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协商如何解决校舍的难题,但还是没有找到适当的地方进行教学。最后决定让学生自行选校,原来合塘分校一、二年级的几十名学生到离原校几公里远的双垌小学、双垌小学佛子分校、新塘中心小学等几所学校就读。
村民意见:
希望校舍能尽快重建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如村民反映的一样,双垌小学合塘分校的墙体多处出现断裂的情况,许多裂缝可以塞进大人的手指,令人触目惊心。近60岁的村民张成标告诉记者,合塘分校历史悠久,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了,像他这种年纪的村民,小的时候都是在合塘分校的泥砖房里上学的。因此,村民对这所学校都有比较深的感情。在1995年集资建房的时候,大家都很踊跃。
张成标说,如今校舍变成了危房,一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已经分流到别的学校就读了。学生虽得到安置,但随之也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合塘辖区的自然村离其他教学点比较远,有两至三公里,学生上学的时候还要趟过村里的洋桥河和浸井河,因担心孩子上学安全问题,家长们只好护送孩子上学放学,每天来回要跑四趟,为了接送孩子上学,许多农活都被耽误了。村民们都迫切希望合塘分校能重建,方便附近的孩子上学。
藤县教育局:
争取明年重建合塘分校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合塘分校除了校舍变成危房之外,学校的其他设施也非常简陋。校园内杂草丛生,唯一的体育设施就是一个篮球架。分校唯一的老师冯华玲告诉记者,从去年秋季期开始,一、二年级的学生都分流出去了,现在分校里只有一个学前班的40多名学生还在这里上课。学校变成危房,各种设施的建设也停止了,所以学校显得比较萧条。
对于双垌村合塘分校变成危房的问题,藤县教育局项目办主任唐锡胜告诉记者,该校是多年前村民自主筹资建设的,由于质量不高和地面塌陷等问题造成墙体开裂,现在确实被定为危房,已经严禁使用。唐锡胜说,县教育局正在帮助该校向自治区申请“校安工程”项目资金,并尽量争取安排明年的资金重建该校。唐锡胜说:“在原校就读的学生,现在暂时分流到附近其他小学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