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雕”出城市的灵魂
70后新锐艺术家王铁龙谈创作《龙鱼》雕塑和珠山雕塑群

http://www.wzljl.cn    2012-09-06 09:16    作者:记者 高云    来源:西江都市报

    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高云)站在沙盘模型前,王铁龙将梧州历史娓娓道来。从舜帝到龙母,从袁崇焕到马君武,时而扬眉时而比划,梧州的历史故事在他的演绎下,更显跌宕起伏。

    70后新锐艺术家、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长期居住在北京的王铁龙笑言,“不生于斯却迷于斯”,梧州文化成为他结出艺术之果的“沃土”。

    一座“龙鱼”承载文化

    一条腾空而起的鱼身龙头形象的龙鱼,中间为四股水形支柱,下部则是脚踏浪花攀柱昂首的四条小龙。这座《龙鱼》雕塑屹立于梧州红岭新区,“龙母”、“水文化”等历史文化基础刹那间唤起了梧州市民心中的共鸣。

    广州有“五羊雕像”、珠海有“珠海渔女”,城市雕塑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意趣,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及精神享受。王铁龙说,“想做一张能张扬个性、饱含内涵的城市名片。”而梧州的历史背景、地域特征、民族文化便是这个城市雕塑创作的源泉,“雅俗共赏,让每个梧州人都知道它的寓意,让每个外地人都读懂梧州的故事,这样才能宣传梧州的文化。”

    王铁龙说,《龙鱼》雕塑的灵感来源于梧州本地传说龙母“拾卵豢龙”,以及流传甚广的“鱼化龙”的故事。而“龙头鱼身”的艺术形态,则是受一件梧州出土的宋代文物所启发而成,“鱼跃龙门,昂扬的龙鱼象征着梧州人民求变、创新的精神及高远的志向,与梧州厚积薄发、宁静致远的城市性格吻合。”

    因一个英雄与梧州“结缘”

    说起王铁龙的名字,或许多数市民还感到陌生,但是提及那个手执铁刃、刚烈不屈的明朝守关大将袁崇焕雕塑,便会觉得亲近许多。正因为这个雕塑,使王铁龙的艺术生涯中第一次与梧州文化“接轨”。

    王铁龙说,大概12年前开始,每年过年开车从广东回老家时途径梧州,都会逛逛骑楼城,尝尝梧州的美食。走上艺术道路后,偶然的一次翻阅,王铁龙在史书中“偶遇”到袁崇焕这位历史人物,“我希望通过雕塑的形式向世人介绍,袁崇焕是一个蒙受千古奇冤的悲情英雄。”看了袁崇焕的故事,王铁龙有感而发,连夜创作袁崇焕像——一位手握剑刃、知死而不却的铮铮汉子。

    在当时,袁崇焕雕塑引发了广东东莞和梧州藤县的网友对于袁崇焕故里的所在地之争,但这并没有让王铁龙对梧州文化“浅尝辄止”,反而引发了他进一步挖掘梧州文化的欲望。“这个争议恰恰说明了梧州文化源远流长,耐人寻味。”

    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土壤,城市雕塑才会灵动起来。此后,王铁龙来梧州的次数更频繁了,在梧州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近大半年的时间,王铁龙都留在了梧州。他不仅仅缩在小小的工作室里,还踏遍梧州大地,在艺术的殿堂中不断探寻。

    一道“减法”展现文化

    40多米的山路,半年光阴,五易其稿,由王铁龙精心设计的珠山雕塑群呼之欲出。

    站在这个比例为1:32的沙盘模型前,王铁龙说,“雕塑群分两条主线,山道一则主要展现梧州传统文化和传说,山道的另一则主要反映梧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运用浮雕、高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塑手法,串联着从舜帝到龙母的梧州民间传说,融合了袁崇焕、马君武、梁羽生等事迹。不久的将来,这个雕塑群将会立于珠山公园山道的挡土墙前,连接梧州市新博物馆、建道圣经学校旧址(现颐安院)、英领事署旧址等三个景点,成为一个“历史博物馆群落”。“有人说,梧州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因此,营造文化氛围和意境是非常必要的,而这种群雕就是非常好的弥补手段和方式。”

    千年古郡文化璀璨,要将其浓缩到“40米”的历史画卷中不是一件易事。“这是一个减法的艺术。”王铁龙坦言,随着这段时间对梧州历史研究的深入,他发现梧州人杰地灵,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名震华夏的人物,有着许多的传说。多次拜会陈侃言等本地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翻看各种地方史志,王铁龙最后才选定了他最难以割舍的“文化”,钱鉴文化、中和窑文化、佛教文化,这些梧州文化基因将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在大众面前再一次闪亮起来。

    “这些典型的雕塑带给人们的不但是拍照留念的冲动,更能使城市变得灵动。它们虽然为数不多,但带给人们的却是回忆、震撼和敬畏。”王铁龙说,希望新作能为提升梧州的文化品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