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黄郴华 胡亮)当流通的食品有了“身份证”,职能部门就能掌握食品“行踪”,及时对问题商品进行溯源、查封。
日前,梧州市工商局透露,从去年9月底,我市工商部门在全市(含三县一市)推行食品经营“一票通”制度后,今年以来,问题食品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工商部门指出,“一票通”制度强化了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意识, 从一定程度上促使厂家、商家自觉出品、购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
维护食品安全的关口设在批发环节
市工商局公平交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梁泓介绍说,“一票通”制度未实施前,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工商部门要求各级食品经营者向供货商索取证明供货主体资格合法、食品质量安全等材料。重复的索证工作,使食品经营户容易产生抵触。
从去年9月底开始,我市工商部门在全市(含三县一市)推行食品经营“一票通”制度。“一票通”制度实施后,确保维护食品安全的关口设在了批发环节。食品批发商购进食品时,向供货方索取证明供货主体资格合法、食品质量合格的证明材料,建立食品查验记录;批发商品时,向购货商提供“一票通”(第二联),并将“一票通”(第一联)存留作为食品销货台账,简化了零售商的购货手续。此外,确保了乡镇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食品经营户保留了有效的购货凭证。
“一票通”促使供货商守法经营
工商部门指出,“一票通”制度实施后,食品经营索证工作简化,食品经营者索证积极性提高了。此外,食品批发商进货时,会有意识地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供货,从而促使上游供货商养成守法经营意识。此外,“一票通”便于职能部门倒查问题商品来源,容易明确责任主体。
近期,一位市民在新兴三路某小卖部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的儿童乳制品饮料。该位市民的孩子饮用后,出现腹泻等症状,于是她到工商部门投诉。工商部门根据该位市民提供的线索,找到小卖部。小卖部负责人给执法人员出示了该批次乳制品的“一票通”,执法人员证实其来源合法后,找到了小卖部的上游供货商。经查证,商品变质是因为运输不当导致外包装破裂而造成的,主要责任方在厂家,厂家承担了赔付责任。
长洲工商所副所长容庆辉表示,工商部门在协助市民维权的同时,能根据“一票通”记录的信息倒查问题商品来源,判断该批次商品是偶发个案,还是整批次存在质量问题,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据工商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实施“一票通”后,今年以来,工商部门尚未发现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的案件。
严惩故意不执行“一票通”商家
据悉,由于“一票通”记录的内容细致到产品生产批号等信息,部分食品批发商记录工作有所懈怠。工商部门表示,“一票通”的监管重点在食品批发商,会依法严惩故意不建档立册、销售违反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商家。
市两广批发市场某食品经营户李某,于2012年1月从广东购进7盒“笔笔糖”、 20盒“发财糖”和300包“福利来口水鸡”食品。李某购进这批食品后,以每包(瓶)0.3至0.5元的价钱进行销售。今年6月25日,工商执法人员对李某商品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店内货架上摆放的“笔笔糖”已过保质期、“福利来口水鸡”和“发财糖”外包装均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此外,执法人员发现李某没有建立食品经营“一票通”档案,无法追查商品流向。鉴于李某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立案查清事实后,工商部门对其罚款2000元。
据悉,目前两广批发市场的食品经营户近400家,属于重点监管对象。长洲区工商局副局长罗在坤表示,辖区工商部门要求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一票通”制度。此外,针对销售违法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故意不建立商品购销档案的经营者,工商部门会依法严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