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罗丽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合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梧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实现制度全覆盖,但三个城区的居民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积极性仍不够高。
市区群众参保积极性不高
“参加了新农保,我们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到养老金了。”提起新农保,家住长洲区龙新村的陈秀娇老人很开心,因为年过八旬的她,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现在每月都能领到基础养老金,“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在农村买些柴米油盐过日子是不用愁了。”加入该行列的还有她家中的另外四口人,“我儿子听到农村居民也能参加养老保险,便给家里的其他人都办理了参保缴费手续。”
据市人社部门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含三县一市)共有84.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农村居民82.46万人,城镇居民1.9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62%;符合领取养老金待遇27.07万人,发放养老金10657万元,新农保发放率达96.26%,城居保发放率为66.95%。
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就目前的参保情况来看,苍梧县、岑溪市及藤县等地新农保的实施覆盖工作做得较好,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三城区推广以来,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
社会养老保险多缴多得
“参加新农保是否真能享受到待遇?养老待遇又是如何计发的?”万秀区城东镇居民黄立东道出了不少仍未参保群众的心声。与土地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他,对新农保知之甚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群众对新农保的疑惑,主要集中在自己是否能在这项政策中受惠及如何获得保障上。
“不同于以往的‘老农保’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新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老人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金支付终身,参保人无需担心领取待遇的问题。参保人死亡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缴费补贴外,还可依法继承。
据介绍,部分群体认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待遇偏低以及不明白它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如何衔接等,也是导致他们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
对此,市人社部门解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面向的是农村居民及城镇非从业居民,考虑到这些群体的经济负担,新农保和城居保分别设了5个和10个缴费档次,由参保人自主选择,多缴多得。
同时,“财政补贴”是一大亮点,中央按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支付,给予参保人基本的生活保障补充,地方政府还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其中,选择最低档次缴费每人每年补贴30元,每提高一个档次增加5元,新农保最高可补贴到50元,城居保最高可到75元。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物价变动,国家也会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
同时,该负责人介绍,根据有关政策,原参加老农保并符合参加新农保条件的参保人,对已满60周岁并领取养老金的,可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即将原计发月标准与55元合并发放;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并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其参加老农保的个人账户资金可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便可享受相关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