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欧蕾蕾)“忙碌了三个月,前后更换了四个人,才找到一位合适的家政人员。”谈及为父亲寻找家政服务员的过程,市民黎阿姨显得十分无奈。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政服务员、保育员等行业开始走俏。但是,在我市,家政市场却出现供求两旺,却难觅“良才”的困境。一方面,不少妇女希望从事家政或保育人员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像黎阿姨一样需要寻找家政人员的家庭,却很难寻找到一位自己合心意的人。
家政技能差 雇主屡换人
为了找到合适的家政服务员,三个月前,市民黎阿姨就开始忙碌开了。通过中介发出招聘信息后,前来应聘的人员的确不少,其中,一名进城务工人员成为了黎阿姨聘请的第一个家政服务员。这位妇女很勤快,手脚麻利,为人也比较朴实,正当黎阿姨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人选时,她却发现自己错了。
坐厕不会清洁,不少家用电器需要逐一手把手教授使用方法……细问之下,黎阿姨才知道这名妇女原来并没有掌握一般的家政服务技能,只是靠自己一点家务经验来工作。后来,这名妇女工作了十天左右,就表示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辞职了。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她随后聘请的三个家政人员中。
除了职业技能不达标外,记者了解到,家政人员需要长时间逗留在招聘者家中,因此,其个人品行如何也是招聘者担心的问题。
家政求职者 就业人数少
在梧州市巾帼服务中心的招聘墙上,记者看到,招聘家政人员的岗位超过20个。据了解,自从巾帼服务中心启用以来,前来招聘或应聘家政服务员或保育人员的人不少,但最终求职者实现就业的却十分有限。工作人员谢祖燕表示,有些家庭留下信息已有三四个星期了,在中心多次推荐后,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谢祖燕说,工作细节是供求双方讨论的关键。不少妇女前来应聘家政人员,往往是认为从事该职业的门槛较低,只要有一定的家务经验就能胜任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家政人员涉及的工作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对家政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对家政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不了解,招聘者和应聘人员商讨工作内容时经常谈不拢。
此外,谢祖燕表示,工资额度也是供求双方讨论的另一关键。由于目前家政行业属于市场化运作,没有统一的工资标准可作参考。在谈及工资时,容易出现招聘方开出的工资与应聘者理想价位有较大落差的情况。
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要解决家政市场招聘难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提高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初,长洲区妇联就开设了家政培训班,并得到了不少有就业意向的妇女的认可和参与。而通过与应聘者的接触,谢祖燕告诉记者,看好家政市场的前景,不少妇女有意愿通过培训自身技能水平,以找到合适的家政工作。
为了进一步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就业,市巾帼服务中心也准备推出培训课程,让有意愿从事家政、保育行业的人群掌握一技之长。培训后,巾帼服务中心会为学员安排参加由梧州市工人技术等级鉴定中心组织的初级家政服务员、保育员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并免费推荐就业。
市巾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杨超雄表示,组织培训班,能帮助需要就业的妇女掌握技能,使其胜任一般家庭的服务和护理工作,从而解决招聘家庭的需求。此外,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较为吃香,得到的工资报酬也比普通人员高出30%,因此,培训也能帮助应聘者得到更满意的报酬。
为了解决就业人员报读培训班的费用问题,杨超雄表示,妇联正着手研究对一些低保人员实行减免费用,或采取先就读后缴费的方式,解除她们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