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素雅)暑假期间,不少留守儿童都萌生了到外地打暑期工甚至做童工的想法。如今,假期结束不久,梧州市救助站不得不迎来一波未成年人的救助潮,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为年龄不够或是社会经验不足,不但挣不了“大钱”,甚至误入歧途。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监护人应当理性对待未成年人的想法,并应教育他们遇到困难及时求助。
隐瞒年龄“赚大钱”
“你今年几岁?”
“17岁”
“生肖属什么?”
“属鼠”
“那应该是1997年出生,才16周岁。”
“那没关系,反正我能找到活”
19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家乡都是在广西农村的流浪少年小明和小军,虽然他们神情世故,但是稚嫩的外表显示,他们还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告诉记者,由于父母亲戚经常外出打工,因此到大城市里赚钱也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梦想。今年春节过后,有老乡要组织年轻劳动力外出。小明告诉父亲,自己也要去“闯世界”。虽然他只有15岁,可是家人却没有阻拦,而是把他交给同乡,带到广东东莞。
为了能赚钱,小明一直对外声称自己已经17岁了,在同乡的“掩护”下,他干起了搬运、粘贴等杂活。虽然年纪不大,可每天与成年人混在一起,小明挣钱不多花钱多。一段时间过后,花光了积蓄又没找到新的工作,小明在马路上闲逛了几天,无衣无食的感觉让他开始想家,于是,他不得不向警方寻求帮助,之后被送到了救助站。工作人员帮他联系上他留在本地的兄长。原来,小明走了这么久,家人还以为他已经在大城市找到工作,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发现“童工”可举报
小军的情况几乎与小明如出一辙。据了解,像他们这样一时心血来潮就到外面打工的“童工”,每年都不少。由于年纪小,他们在一份工作结束后往往找不到新的工作。仅今年七八月份暑假期间至今,市救助部门就与公安、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合作,主动上街寻找流浪的未成年人,截至目前,已经有十多位区内流浪少年得到帮助,并被工作人员护送回家。
市救助站副站长邱宗政告诉记者,梧州救助站平时的主要救助工作是负责接送福建、广东两省的广西籍流浪人员返回家乡。每年暑假,都有不少未成年人流落街头的求助案例。他们中有部分年纪小的,往往是跟随父母到大城市过暑假时,不慎走散找到公安机关求助的;而在自愿到救助站求助的众多未成年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出来打工遇到困难的。这些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往往是从学校辍学或是利用假期外出附近发达省份打工。其中一些年纪小,还没学会向公安局或救助站求助的孩子,甚至被迫成为了盗窃团伙或卖淫团伙的一员。
邱宗政表示:“保护未成年人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如果市民发现有未成年人违法从业,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救助部门会对这些未成年人提供及时帮助,联系他们的家人,把孩子安全送回父母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