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龙锦霞) 10月17日,家住大塘市场附近的102岁老人蔡瑞英,看到上门探望她的社区工作人员,满布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重阳节临近,我市各城区组织多种形式的敬老慰问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家人关心、社会关注才能做到常态化尊老敬老。
系列活动慰问老人
昨日上午,长洲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来到大塘市场附近102岁老人蔡瑞英的家中看望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
百岁老人有5个子女,13个孙子,8个重孙。每逢节假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着老人转,“老人看到后辈回家,自然就开心了。”蔡瑞英老人的儿子刘成智表示,家人陪伴在老人身边,也许就是老人健康长寿的“秘笈”。
当天,工作人员还探望了家住龙山路的106岁老人罗义群。长洲区民政局局长卢汉全表示,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民政部门和社区探望辖区百岁老人,组织退休老人参观重点工程,“既对老人表达节日的问候,也感谢已退休老人为城区发展作出的贡献。”
像长洲区民政局一样,万秀区、蝶山区民政部门也组织安排了系列的重阳节敬老活动。
创新敬老服务形式
年度的敬老活动让老年人感到“自己还被记挂”。而如何做到常态化,避免平时无人问津的尴尬,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更需要每一个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南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蒙凤琼指出,敬老应该从家人做起,“家人的关心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最大保障。”恒祥社区主任梅雨玲则认为,在社区管辖范围内开设健康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是降低老年人孤寂感的重要敬老措施。梅雨玲表示,“老年人活动中心只要有椅子坐,有水喝,老年人相伴聊天就能开心地度过一天。”
目前,老年人持老年人证享受优惠、志愿者上门助老等服务已愈来愈普及,新兴社区主任陈燕玲对此表示,相关部门可针对老年人群体再做适当的政策倾斜,“比如老年人持老年人证可优先,甚至免费挂号看病等。”陈燕玲同时表示,志愿者自发组织的上门服务也应规律化。
针对这些建议,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社区已经着手探索并开展敬老助老工作。南中、丰业等新建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开设了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有了日间活动的场所。此外,部分社区也正设法创新志愿者服务形式。大塘街道办事处工作委员会书记欧超间表示,大塘街道办事处下辖的华洋社区正探索建立居民志愿者服务队伍,“邻里互助,更能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