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市一职中舞蹈室时,50多名宝石节礼仪组志愿者正在进行紧张的形体训练。偌大的教室中,除了高跟鞋“敲打”地板的声音和老师偶尔的提醒外,听不到一丝杂音。
随着第九届梧州国际宝石节志愿者招募工作结束,从10月20日起,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正式开始。培训中,志愿者将学习各类志愿服务内容,以良好的素质水平投身宝石节的志愿服务中。
在讲解、礼仪、接待、安检、会务、翻译这六大组别中,礼仪组志愿者的培训是时间最长、难度最大的。培训老师谭姗姗说,对于这些大部分首次参加宝石节礼仪组的女孩子而言,一切学习、技能培训都得从零开始。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素质上,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按照安排,形体训练的内容看起来并不复杂,主要是站姿、走姿、及指示动作几个方面。然而,这些看着容易做着难的动作练习,已足以让女孩们感到压力:弯腰的角度不能超过45度,站立时不能往前或往后倾斜,动作间停顿的时间是3秒钟,长时间微笑时不能让自己的笑容僵化……练习中,谭姗姗不断提醒着女孩们。
尽管训练是辛苦的,但即便是训练间隙的休息时间,女孩们依然要继续“训练”,因为在真正的服务过程中,能让礼仪人员坐下来休息的机会很少,此时,她们还需要练习着怎样靠着墙壁,放松已经发麻的双腿。
16岁的杨宗琦在校内曾参加过礼仪服务,她自认为,这是她参选宝石节志愿者的一个优势。然而,在现实的培训中,她以往的经验似乎都派不上用场,“从来没有想到是如此严苛的培训。”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培训中不断学习和不断适应。在刚刚过去的三节形体训练中,无论是用双腿夹报纸练习站姿,还是嘴咬筷子练习微笑,在杨宗琦和同伴们看来,都是难得而宝贵的学习经历。
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宝石节上靓丽的风景,但风景的背后,却是一次次重复的练习,一滴滴汗水的凝结。
形形色色的训练方法融入其中,为的就是志愿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技巧。
虽然后腰和脚板早已酸痛不已,但结束培训,脱下高跟鞋后,杨宗琦坦言,自己并没后悔过参选宝石节志愿者,“只有经过了如此严格的培训,我才有足够信心做好宝石节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