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冬雪净化了北京的空气,大街小巷忙碌的人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时刻。
党的十八大牵动着国人的心。因为无论是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还是大会所作的各项部署,都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民营企业家期待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法律工作者希望有法治建设的新举措,教育界人士盼望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普通百姓企求有更多的民生福利……多元诉求、多重期待,构成了国人对十八大的热望。
普通人也许不能全部领会其中极为丰富的内涵,但会着意从中寻找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表述。正是亿万人民群众这些具体而微的期待,这些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才汇涓成流,形成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在互联网空间,人们传播着各种信息,但最关注的仍然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改革发展对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的支撑。这里有喜,有忧,有理性克制,也有笔墨纵横。直率多元的表达,折射的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每一种真诚的期待都是一种信任。人们坚信,党的十八大将是中国团结奋进的新起点,十三亿中国人必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民主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引领中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每一个期待的本身就是一种参与。期待蕴藏着前进的巨大力量,期待意味着民心的又一次集结。今天我们寄厚望于党的十八大,明天必将收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果实。(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党代会上的“新闻联络员”
新华社记者吴晶 华春雨 傅勇涛
“您好,这里是十八大新闻中心。”
“您是哪家媒体?”
“请稍等,我们马上把证件送到中心门口。”
几天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的外国记者接待处忙碌异常。截至目前,报名采访十八大的外国记者和港澳台记者已超过1700人。
新闻中心是世界了解中共党代会的重要窗口,而这里的“新闻联络员”是中外记者看到的“第一道风景”。
“对新闻中心给记者提供的帮助我非常满意。”西班牙埃菲通讯社驻中国分社记者哈维尔说,我们投入了很多力量来报道中共十八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外国记者接待处旁边是港澳台记者接待处,负责人李安说,他们每天从早8点工作至晚10点。所有人必须保持手机畅通,随时为来到的记者办理手续。
李安曾经参加过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港澳台记者接待工作。回顾历次会议,他感到大会“越来越开放,为记者提供的服务越来越细致”。
在新闻中心,中外记者不仅体验到开放的氛围和周到的服务,工作人员的努力,更能帮助他们找到丰富的新闻资源和采访机会。
“对于中外记者提出的众多采访申请,我们新闻中心正在抓紧联系代表,一旦落实,会第一时间通知记者。”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表示,与十七大相比,这次安排的采访内容将大大丰富,场次也将大大增加。
愈加开放的盛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记者从新闻中心广播电视服务室了解到,截至7日18时,登记公用电视信号需求的海内外媒体已达到36家。(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