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高云 通讯员 温玉姬)有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梧州市新博物馆门前新添置陈列了数门火炮。记者从市新博物馆了解到,火炮文物陈列有利于文博资源利用和博物馆文化氛围营造。
火炮文物“零距离”展出
用水泥筑成炮座,九门古炮稳稳地“安坐”在上面,锈迹斑驳却依然散发出历史的凝重感,为身后的市博物馆平添上一丝神秘而庄严的气息。市新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九门古炮全部是在梧州出土,当中有商船自卫的舰炮,明、清铸造的红夷炮,英军炼造的榴弹炮,最长一门炮甚至长达2.95米。规模的展示让游客惊叹,经常到珠山公园晨运的市民陈喜说,“这些古炮以前也在中山纪念堂展示过,但能真正零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
市新博物馆馆长李乃贤介绍说:“虽然展出的火炮数量不多,但都是精心布置的,希望展示出梧州出水火炮种类丰富的特点。”梧州是明清两广总督府所在地,是较早开埠通商的内陆城市,海关商贸的烙印非常明显。梧州丰富的火炮文化就能彰显昔日百年商埠的经济、文化、军事地位。
游客触摸有利于保护
在博物馆广场添置火炮文物陈列,既有利于文物资源的充分利用,用室外文物展示的形式向游客展示梧州文化,也能提升市新博物馆的形象。
如此近距离接触到火炮文物,很多游客都十分兴奋。同时,也有一些“小心翼翼”的市民表示担心:游客过分“亲近”火炮,会不会对文物造成影响?对此,李乃贤表示,出水火炮是可以放到室外保存的,而且最妥善的做法是开放给游客触摸。“人的皮肤与钢铁摩擦后,会在火炮外部留下油脂,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这种做法,是参照了其他城市的经验。
据悉,下一步该馆将继续丰富市博物新馆小广场文化,打算在广场上添置一座馆藏一级文物青瓷骑马俑的雕塑作为标志性观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