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罗丽思)昨日,梧州市2012年初冬人才招聘大会在市人才市场举行。记者采访发现,经过前段时间的招聘求职高峰期,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方的选择趋于理性。部分用人单位不再单纯追求高学历人才,而是针对单位实际需求,适当选择用人。相当一部分求职者也不仅仅盯着专业找工作,而是注重展示自身的综合能力。
只选对的不追求高学历
在昨日的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不少用人单位不再打出招聘“本科以上学历”的招牌,取而代之的是“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要求。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大部分岗位,对学历要求从高中到中专不等。该公司招聘人员黄先生表示,不再要求应聘者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主要是所聘岗位主要负责事务性工作,对学历需求并不突出,对于一些简单的加工工作,一些拥有实用技术的技校学生就能胜任。
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这一用人趋势表明企业在用人方面越趋理性。在此前的招聘高峰中,部分用人单位将招聘需求定位在高素质人才上,使得企业用人成本增加。在这一轮招聘高峰过后,企业逐步转向寻求合适用人,不盲目追求高学历,一方面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另一方面,也给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专业不是唯一求职砝码
据统计,昨日的招聘会有43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1085个工作岗位,近1000人进场求职,初步达成求职意向300多人。从部分求职者择业方向来看,不少人开始拓宽自己的择业面,不只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
今年刚毕业的邱依韵读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她看中了一家生产资料公司,但应聘的却是办公室人事专员这一岗位。“如果要求专业很对口,可选择的岗位就少了。”邱依韵说,她的理想职业是市场经营类的岗位,但这类岗位一般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她有文字功底和写作特长,在相关的行业里做挺“对口”的,也可积累经验。
类似这样的择业情况,在昨日的招聘会上并不少见。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经过前段时间的集中求职,一些年轻求职者开始意识到,专业是求职的“敲门砖”,但不是唯一砝码。当前许多“万金油”专业已渐渐在求职中失去原有的优势,求职者开始意识到要就业,就需要学会灵活转型。 |